过好生活并非只有一种方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人性的积极向上、富有同情心的看法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我想向您介绍两种人类发展模型。

第一个模型你可以称之为“奉献自我”发展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最低层次的幸福是满足基本的食物和健康需求。然后是成就——我们从获得和被认可的成功中获得的快乐。然后是创造力,我们从创造性表达和对世界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中获得的快乐。最后,最高尚和最高层次的幸福是完全的奉献,以及当我们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崇高的事业时所获得的荣耀般的满足感。

第二个模型我们可以称之为“充分人性化”模型。在这个概念中,重点是帮助你找到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等级制度不是从最低尚到最高尚排列的,而是一个预势性等级制度。根据这个模型,我们最重要的需求是食物、住所和安全。如果这些最优先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甚至没有机会作为人进一步成长。这些最优先的需求包括缺乏环境不稳定和环境混乱,以及缺乏来自信任的亲人的身体、情感或性虐待。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满足我们的爱和归属感需求就很重要,这包括归属感和与他人的联系。然后,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可以追求真实和通过努力获得的精通,满足我们对他人尊重的需求。然后,有了作为一个人拥有的安全感和脚踏实地的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我们可以尝试追求我们最独特的目标,磨练我们的真诚和核心价值观,然后,有了这个强大的基础和对我们是谁以及是什么让自己的独特生活有价值的了解,我们可以真正地超越自我,贡献我们全部的人性来改善人类的状况。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您更喜欢哪种模型——“奉献自我”人类发展模型还是“充分人性化”人类发展模型?我尊重并重视您喜欢的任何模型。我的目的不是要说服您存在一个适用于您的唯一正确模型。相反,我提出这个练习是为了论证另外两件事。

***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图片来源:Bettmann Getty Images

在他的近期评论文章中,《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提出了他所谓的“四种幸福”。根据这个模型,你在“奉献”自己的程度上拥有健康的发展。然后,作为一个稻草人论证,布鲁克斯错误地陈述了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同行的理论。他相互对立的两种人类发展模型实际上比他意识到的要相似得多,只是第一个模型更多的是对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价值判断,而不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预势性等级制度。接下来,布鲁克斯回顾了伊莱·芬克尔的新书《非此即彼的婚姻》(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并批评芬克尔将框架置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相互成长爱情模型中,而是主张完全奉献的爱情模型。我发现这两件事都非常成问题,甚至可能很危险。

让我们从第一点开始,关于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错误陈述。过去几年,尝试阅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撰写的一切——已出版或未出版的——纯粹是一种内在的快乐。我阅读了马斯洛超过 1,000 页的个人日记,并访问了图书馆档案馆,查看未出版的笔记、信件等。我甚至可以说,我感到与马斯洛有着深厚的友谊,即使我完全认识到这不是一种非常对称的关系。

非常清楚的是,尤其是在他后期的著作中,马斯洛强烈认为超越自我和找到最能帮助他人的独特目标的重要性。以下是关于马斯洛实际上对自我实现的想法,以及他后来在他的一生中实际上对自我超越重要性的想法的真相。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彼此并不矛盾,但它们实际上需要彼此。

自我实现

在 1966 年 10 月撰写的一篇未发表的文章“对自我实现理论的批判”中,马斯洛试图明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隐含假设。在自我实现的各种明确公理中,他指出

“自我实现理论的一个假设是,它非常强烈地要求个体差异的多元化……这种对个体差异的真正接受有几个关键含义,应该简要说明……这意味着我们试图把玫瑰变成一朵好玫瑰,而不是试图把玫瑰变成百合。它暗示了一种道家思想,一种接受人们真实面目的思想;它必然会乐于看到一个可能与你完全不同的人的自我实现。它甚至暗示了对每一种人的神圣性和独特性的终极尊重和承认。简而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包括接受人们的内在核心,并将治疗师视为简单的道家助手。我们努力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风格变得健康和有效。”

这是我在马斯洛的任何著作中能找到的关于自我实现的最直接的陈述。他接着认为,有效的咨询师是那些真正尊重他人“内在核心”的人,并将心理治疗师的角色视为“园艺师”,他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人“以他或她自己的风格朝着自我实现成长”。

在本文中,他提出了另外两点值得指出。此外,他认为,拥有良好的价值观绝对比“神经质”价值观重要,“神经质”价值观往往在极端不安全和不安全的情况下发展。然而,他认为,我们绝不能将价值观的选择与社会影响分开对待,他认为,拥有“选择的良好条件——这需要充分获取信息,获取真相”至关重要。有用的信息绝不能被隐藏。这种观念适用于审查新闻或发布带有偏见新闻的不民主政府。它也适用于我们国家只有一家报纸的城镇,或充当垄断者的公司或工会。这也意味着能够不受恐惧或社会压力地进行选择。”

在最佳条件下,马斯洛认为(也许过于乐观了),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走向充分人性化。卡尔·罗杰斯在谈到人类的“自我实现倾向”时也相信这一点。

最后,为了本文的目的,并且与布鲁克斯的描述相反,我想指出马斯洛在本文中提出的另一句话

最后,必须声明的是,自我实现是不够的。个人的救赎和仅对个人有益的东西不能真正孤立地理解。因此,社会心理学是必要的。必须援引他人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利益,即使必须证明这些利益是如何——或可能是——协同的。在某种程度上,个人的利益与他或她的团队或组织、文化或社会的利益可能是不一致的——即使协同增效的总原则可能占上风。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常清楚的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内部、个人主义的心理学,而不优先考虑他人和社会条件,是不充分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高度”非常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包括道德和同情心,但包括真诚、责任感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这些概念并没有以某种简单化和卡通化的方式相互对立,而是被整合到一个成熟的人性框架中。

自我超越

几乎每一本现有的心理学教科书都呈现了不完整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真是一个悲剧。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马斯洛正在研究一个未完成的理论,其中包括他需求层次的顶端“自我超越”。在他的描述中,自我超越包括进一步推动超越自我的事业,体验一种视角上的彻底转变,包括通过“高峰体验”实现超越自我界限的交流。

在马斯洛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迷恋上了佛教的“菩萨道”以求开悟。以下是 1968 年 11 月 23 日至 1969 年 1 月 24 日之间的对马斯洛的采访片段,就在他 62 岁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前几年

“嗯,我们可以谈论处于不同层次的自我实现者,这比我 10 年前想象的要多得多。首先,是因为我开始认识到一些拥有一切的人。我的意思是,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心理学上的,而不是汽车,然而他们可能会非常不快乐,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蹒跚而行,磕磕绊绊,做各种愚蠢的事情,蠢事。然后我不得不做出另一个区分,即那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没有神经症、并且很好地运用了一些能力,但仍然是“仅仅健康”的人,我称之为“仅仅健康”与超越者相对。嗯,我认为区别来自于那些有高峰体验的人和那些没有高峰体验的人,或多或少是这样。这就是我最初描述的自我实现者,他们大多是超越者,即那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人,他们的价值体系会自动导致菩萨道。也就是说,为人类服务或帮助他人……以及仅仅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而成为更好的人,最终超越自我。

这些想法在马斯洛生命的最后阶段占据了他如此多的心思,以至于他呼吁建立一种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心理学。1967 年 9 月 14 日,马斯洛在旧金山发表了题为“人性的更远境界”的演讲,其中他提出了一些这些想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重点在于关于“更高需求”的假设……这些更高的人类需求……是生物性的,我在这里说的是爱,对爱的需求,对友谊、尊严、自尊、个性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然而,如果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出现不同的景象。有些人确实感到被爱,并且能够去爱,他们确实感到安全和有保障,并且确实感到受尊重,并且确实拥有自尊。如果你研究这些人并询问是什么激励着他们,你会发现自己身处另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是我必须称之为超人本主义的,意思是激励、满足和激活幸运的、发达的,即已经自我实现的人的东西。这些人受到超越基本需求的事物的激励。……进入这个超人本主义领域的出发点是当他们回答以下类型的问题时:“是什么时刻给你……最大的满足感?……是什么回报的时刻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价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以终极真理来表达的。……例如,真理、善良、美丽……等等。这相当于说,这第三种,即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在孕育第四种,“超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处理超越性体验和超越性价值观。充分发展(且非常幸运)的人在最佳条件下工作时,往往会受到超越自我的价值观的激励。他们不再是旧意义上的自私自利。美丽不在一个人的皮肤之内,正义或秩序也不在。人们很难将这些欲望归类为自私,就像我对食物的渴望一样。我对实现或允许正义感到满意,这不是在我自己的皮肤之内……。它同样在外部和内部:因此,它超越了自我的地理限制。因此,人们开始谈论超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1969a,第 3-4 页)”

我特意将这些问题加粗是有原因的。我想非常清楚地表明,人本主义心理学总体上,尤其是马斯洛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负责任地选择和拥有你自己独特的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在这个框架下,没有单一的处方或最“高尚”的存在方式。

这让我想到了我认为布鲁克斯的评论文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他显然不仅试图描述健康发展的样子,而且他还在明确地规定一条通往健康发展的“高尚”道路。这里的含义是,存在着不那么高尚的通往健康发展的道路,如果你没有公开地、持续地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帮助他人,那么你身上就有些东西坏了或出错了。

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一门积极心理学课程,我在其中介绍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各种可能途径,以及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各个方面的活动。本课程的目标不是为学生选择有价值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而是让学生进行试验,看看什么对他们有效,根据他们自己的风格。只要它不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我有什么资格决定什么才算是值得过的生活?

但这里还有更黑暗的东西在发生,那就是这种观念,即每当我们不帮助他人时,我们默认就是自私和贪婪的。似乎我们的文化今天和埃里希·弗洛姆在他的经典文章“自私与自爱”中写下这段话时一样,对“自私的禁忌”也同样多

“人们是自己的奴隶主;他们没有成为自身之外的主人的奴隶,而是把主人放在了内心。这个主人是严厉而残酷的。他不给他们片刻的休息,他禁止他们享受任何快乐,不允许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就会偷偷摸摸地做,并以有罪的良心为代价。即使是追求快乐也和工作一样是强制性的。它并没有让他们摆脱充斥他们生活的持续不安。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马斯洛非常钦佩弗洛姆(我也是),弗洛姆的这篇文章启发了马斯洛写了一篇未发表的文章,其中他清楚地区分了自私的行为和自私的动机。并非所有看起来像“帮助”的东西都是健康的,也并非所有看起来“自私”的东西都是不健康的。

事实上,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调查病态利他主义(以损害自身和/或他人的方式给予的需求)和健康自私(在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照顾)中个体差异的影响。数据才刚刚开始出现,我相信我稍后会写更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不断被告知你必须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一边,并“奉献”自己给他人,会产生严重的、不健康的发展后果。事实上,我们正在发现一些惊人的临床意义,即高水平的病态利他主义非常强烈地预示着抑郁症和非常脆弱形式的自恋,而健康的自私则预示着广泛的与成长相关的变量,包括积极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中更大的意义和目标。

因此,与布鲁克斯的观点相反,现实似乎是,过分关注牺牲自己的需求会降低你帮助他人的动力!

浪漫关系

最后,我们谈到布鲁克斯关于浪漫关系的最后一点。在他的最新著作中,芬克尔将他对关系的广泛且经过充分研究的工作置于马斯洛的浪漫爱情相互成长模型中,该模型指出,理想的伴侣关系是双方互相帮助成为最好的自己(根据他们自己的风格)。这在布鲁克斯看来是“对婚姻的冷淡和超脱的观念”。相反,布鲁克斯主张完全融入“一个叫做婚姻的单一单位”。

这表面上听起来可能很令人愉快,但经验表明,这种浪漫方式是灾难性的。这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相互依赖问题、潜在的怨恨,甚至有时是创伤。虽然浪漫关系确实具有扩展我们自身的非凡力量,但这与融合我们自身不同。

罗伯特·瓦勒兰和他的同事们令人信服地表明,那些在浪漫关系中以有助于成长和健康的方式改变的人,恰恰是那些参与允许个人在关系之外的其他生活领域(例如,朋友、家人、爱好)保持参与的关系的人。这也与“角色吞没”的概念相一致,在这种概念中,一个人的身份完全基于一个特定的角色(例如,帮助他人)而取代所有其他角色,为角色放弃或脱离其他使生活有价值的事物奠定了基础。这同样适用于自我。自我吞没自然会导致自我放弃,这对一个人自身或对世界来说都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正如玛丽安·威廉姆森如此优美地表达的那样,

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我们能力不足。

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拥有超乎想象的力量。

是我们的光芒,而不是我们的黑暗

最让我们害怕。

我们问自己

我是谁,竟敢如此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才华出众、令人惊叹?

实际上,你有什么资格这样做呢?

你是上帝的孩子。

你自我贬低

对世界没有好处。

为了不让别人在你身边感到不安而退缩

没有什么启迪意义。

我们都注定要闪耀光芒,

就像孩子们一样。

我们生来就是要彰显

我们内在的上帝的荣耀。

这不仅仅存在于我们中的一些人身上;

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当我们让自己内在的光芒闪耀时,

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允许其他人也这样做。

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时,

我们的存在会自动解放他人。

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中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马斯洛有一章专门讨论“自我实现者之爱”,其中他概述了在最自我实现的人身上爱情的样子。我将把最后的话留给马斯洛

“正如我们所见,超然的倾向、需求识别和与另一个人的深刻相互关系可以在健康的人身上共存。事实是,自我实现者同时是最个人主义、最利他主义、最社会化和最有爱心的人。我们在文化中将这些品质置于单一连续体的两端显然是一个错误,现在必须纠正。这些品质是并存的,这种二分法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了解决。

我们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发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高度的自尊,以及不无缘无故做出牺牲的不情愿。

我们在爱情关系中看到的是爱的伟大能力,同时也是对对方的高度尊重和对自己的高度尊重的融合。这表现在,不能用普通意义上的“需要彼此”来形容这些人,就像普通恋人那样。他们可以非常亲密地在一起,但也可以在必要时分开而不会崩溃。他们不会互相依附,也没有任何形式的钩子或锚。人们可以明确地感觉到他们非常享受彼此,但会以哲学态度对待长期的分离或死亡,也就是说,会保持坚强。在最激烈和狂喜的恋爱关系中,这些人仍然是他们自己,并且最终仍然是自己的主人,即使他们非常享受彼此,也仍然按照自己的标准生活。

显然,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将有必要修改或至少扩展我们文化中理想或健康爱情的定义。我们通常根据自我完全融合和失去独立性,放弃个性而不是加强个性来定义它。虽然这是事实,但目前的实际情况似乎是,个性得到了加强,自我在一个意义上与另一个自我融合,但在另一个意义上仍然像以往一样独立和强大。超越个性和锐化和加强个性的两种趋势必须被视为伙伴,而不是矛盾。此外,这意味着超越自我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拥有强大的身份认同。”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是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探索人类潜能的深度。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其他地方教授智力、创造力和幸福感课程。他主持《心理学播客》,并且是九本书的作者和/或编辑,包括《超越:自我实现的新科学》、《创意天生:解开创意之谜》(与卡罗琳·格雷戈尔合著)和《天赋不足:重新定义智力》。在 http://ScottBarryKaufman.com 了解更多信息。2015 年,他被《商业内幕》评为“50 位正在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开创性科学家”之一。他为《大众科学》撰写了近十年的非常受欢迎的“美丽心灵”博客。在 X 上关注他。

更多作者:斯科特·巴里·考夫曼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