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内在和谐:卡伦·霍妮被低估的遗产

她相信成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学习如何倾听我灵魂的微妙震动,对自己绝对真实,对他人公正,从而找到衡量自身价值的正确尺度。”

——卡伦·霍妮1904年新年除夕的决心,时年18岁(摘自《卡伦·霍妮的青春期日记》

我认为卡伦·霍妮(1885-1952)是有史以来最被低估的心理学家之一。霍妮关于人格发展的许多观点都得到了现代人格心理学、依恋理论以及创伤经历对大脑影响的研究结果的支持。霍妮是心理学领域真正的先驱,不仅因为她挑战了弗洛伊德关于女性的观点(见她的著作《女性心理学》),还因为她重新概念化了我们内在冲突的根本来源,并为自我分析的艰苦工作可以带来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希望。

从弗洛伊德到完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基本冲突存在于我们的“原始自我中心驱动力”和“禁止性良知”之间,后者禁止充分表达这些冲动。至少可以说,他对人性的看法非常悲观。虽然霍妮也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即我们的内在冲突可能具有高度破坏性,但她不认为“在这一切之下”,我们都只是一锅破坏性的冲动,如愤怒和性挫折。当然,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但远非我们的全部。

相反,霍妮认为基本冲突源于“丧失全心全意希望任何事物的能力,因为他的愿望是分裂的,也就是说,它们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霍妮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有能力也有愿望发展他们的潜力,成为一个体面的人,但这些潜力会随着我们与他人和我们自身关系的紊乱而退化。

霍妮还在强调环境力量对塑造我们持久人格的影响方面,与弗洛伊德截然不同。霍妮试图理解我们整个人格的起源和驱动力:“在分析过程中结晶的任何神经质态度或冲突都必须在其与整个人格的关系中理解,”她指出。

霍妮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要并欣赏爱意、自我控制、谦虚、体谅他人”,尽管她认识到每一种基本人类需求都有神经质的对应物,这源于气质和环境影响的结合。根据霍妮的说法,“神经质倾向”是在困惑和痛苦时期提供安全感和保障感,但最终会阻碍成长的生活态度。

霍妮解释说:“如果家里的氛围是温暖的,或者相互尊重和体谅,孩子就可以不受阻碍地成长。” “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文明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在这些令人不安的条件下,孩子们摸索着继续前进的方式,应对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的方式。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不仅发展出临时的策略,而且发展出持久的性格倾向,这些倾向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

霍妮列出了影响我们神经质倾向发展的众多不利环境因素,从善意的父母对孩子施加过大的成功压力;到父母不可预测且不断在溺爱和恐吓、暴政和赞美、友谊和专制之间来回切换;到迫使孩子站在父母一方反对另一方的父母;到让孩子感到他在地球上的全部目的是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提高他们的声望,或盲目地为他们的需求服务——阻止孩子认识到他/她作为一个拥有独特权利和责任的个体存在。

在她的著作中,霍妮对我们基本的人类追求及其神经质对应物提供了非常精确和清晰的区分。“[T]神经质的追求几乎是对他们所类似的人类价值观的讽刺,”她观察到。基本需求已发展为神经质方向的最大迹象是需求的强迫性。在神经质追求的控制下,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和接管我们的生活。神经质倾向的强迫性通常有两个主要特征

  • 神经质倾向通常是不加选择地追求的(例如,我们必须让每个人都喜欢我们,即使我们不喜欢某个人),

  • 任何情况下受挫的神经质倾向通常会导致恐慌和焦虑(例如,一个对无限自由有强迫性需求的人,在最轻微的束缚暗示下都会感到恐慌,无论是婚姻还是签署健身房会员合同的需求)。

正如霍妮指出的那样,神经质倾向在维持安全感和保障感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他们的神经质倾向以任何方式受到威胁,这些人会感到极大的恐惧。它们是抚慰人心的错觉。霍妮著作的深刻含义是,当处于神经质倾向的控制之下时,我们如此执着于我们的“专制应该”,以至于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朝着我们真正重视的方向前进。霍妮给出了基本的人类追求爱意的神经质对应物的例子

“只有对他人有爱意,与他们有共同之处的感觉,对他人的爱意才有意义……但神经质的爱意需求缺乏互惠的价值。对于神经质的人来说,他自己的爱意感觉几乎微不足道,就像他被陌生和危险的动物包围一样。准确地说,他甚至并不真正想要别人的爱意,而只是热切而努力地关心他们不对他采取任何攻击性行动。相互理解、宽容、关心、同情中蕴含的独特价值,在关系中没有地位。”

人类的主要神经质倾向是什么?虽然最初提出了10种神经质倾向的列表,但霍妮敏锐地观察到,其中许多倾向聚集在一起;它们彼此兼容,不会导致内在冲突。例如,对权力的强迫性渴望通常伴随着对声望的渴望以及利用他人的倾向;对爱意的强迫性渴望通常伴随着对他人认可的强迫性需求,以及对一个“解决所有问题”并为自己提供身份的强大浪漫伴侣的需求。

然而,她也注意到,有些集群彼此不一致。从更广阔的人性视角来看,霍妮提出了一个人可以朝三个主要方向移动:走向他人、对抗他人和远离他人

你的神经质倾向是什么?

“走向他人”——顺从

拥有所谓的“顺从”人格的人,这些人以任何个人代价安抚他人,包括自我贬低和放弃个性。他们通过他人的想法来评价自己,并且过度依赖他人以获得爱和安全感。霍妮认为,这些人获得了一种支持感和归属感,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他们的虚弱和孤立感。然而,这样做,他们接受了自己的无助,只有在赢得他人的爱意和支持时才能感到安全和保障。如果父母意见不合,孩子通常会依附于最强大的人或群体,以创造更强的归属感,这会让孩子感到不那么虚弱和不那么孤立。基本焦虑的要素,无助感,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被过分强调。

现代研究中,这种对待他人的方式已被证明与依赖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以及焦虑型依恋风格呈正相关。以下是一些改编自弗雷德里克·库利奇及其同事创建的量表的项目,该量表衡量顺从的神经质倾向。看看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每个项目,并将此视为进行一些诚实和真实的自我分析的机会

1. 我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

2. 我完全是自我牺牲的。

3. 我几乎总是宁愿和别人在一起,也不愿独自一人。

4. 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

5. 如果我被拒绝,我会感到崩溃。

6. 当我独自一人时,我感到虚弱和无助。

7. 我尽量避免争吵或辩论。

8. 如果事情出错,我倾向于觉得是我的错。

9. 我倾向于成为第一个道歉的人。

10. 我需要别人的陪伴。

“对抗他人”——攻击性

拥有“攻击性”人格的个体自动不信任他人的感受和意图,并以他们可以采取的任何方式反叛。他们接受他们周围的虚伪和敌意,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战斗。他们不信任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意图,倾向于有“丛林”世界观,并且容易产生专制人格

他们希望在任何时候都成为更强大的人并击败他人,部分是为了自我保护,部分是为了报复。基本要素敌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被过分强调。现代研究将这种类型与反社会型、边缘型、自恋型、偏执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相关联。以下是一些改编自弗雷德里克·库利奇及其同事创建的量表的项目,该量表衡量攻击性神经质倾向

1. 这是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

2. 生活是一场斗争。

3. 我喜欢发号施令。

4. 只有最强者才能生存。

5. 我享受感觉强大的感觉。

6. 我喜欢胜过别人。

7. 别人太伤感了。

8. 我是无拘无束和勇敢的。

9.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你必须首先照顾好自己。

10. 大多数成功人士踩着别人往上爬是生活的事实。

“远离他人”——疏离

最后,拥有“疏离”人格的人,这些人没有归属感或战斗的欲望,但更喜欢与他人保持距离。相反,他们更关心与他人保持距离,但这样做,他们也与自己疏远了。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避免与他人发生情感上的牵连,并表现出对自给自足的过度需求。他们用自然、娃娃、书籍和梦想建立了自己的世界。孤立的要素在现代研究中被强调,这种类型与回避型人格障碍以及回避型依恋风格呈正相关。以下是一些改编自弗雷德里克·库利奇创建的量表的项目,该量表衡量疏离的神经质倾向

1. 我是自给自足的。

2. 我真的不需要别人。

3. 没有任何人我也可以过得很好。

4. 我避免长期义务。

5. 我讨厌别人试图影响我。

6. 我尽量避免别人的建议。

7. 没有朋友或家人我也可以过得很好。

8. 我更喜欢别人不与我分享他们的想法或感受。

9. 我觉得没有别人比有别人更好。

10. 我尽量避免冲突。

寻找内在和谐

让我们明确一点:重视独处、在需求受挫时想要表达挫败感和愤怒,以及渴望他人的爱意和赞扬,都是完全正常和健康的。神经质倾向的定义,具体来说,是它们的强迫性以及抓住整个人的能力。健康的人格能够灵活地在各种追求之间切换,并以富有成效的方式调节行为,从而真正推动人走向实现。霍妮认为,我们的神经质倾向通过两种方式创造“人为的和谐”

  • 我们压抑我们个性的某些方面,并将它们的对立面推到前台(例如,我们过分强调我们有能力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他永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他人的行为具有攻击性;我们过分强调我们控制环境和支配他人的能力,并明确表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退缩、道歉或表现出“软弱”的友善),或者

  • 我们在自己和他人之间设置如此大的距离,以至于我们甚至不允许冲突首先发生(例如,我们非常重视独处,以至于我们永远不会参与任何可能危及该空间并引起对我们内在冲突的关注的事情)。

这两种策略都会产生虚假的统一感,即使从长远来看会损害自己和他人,也可能使一个人在当下发挥作用。然而,最终,霍妮相信成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事实上,她将她的理论称为“建设性”理论,并认为治疗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全心全意:“不虚伪,情感真诚,能够将自己的全部投入到自己的感情、工作、信仰中。” 正如霍妮指出

“我们敢于命名如此崇高的目标,是因为我们相信人类个性可以改变。不仅是年幼的孩子是可塑的。我们所有人只要活着,都保留着改变的能力,甚至是根本性改变的能力。”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是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探索人类潜力的深度。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其他地方教授关于智力、创造力和幸福感的课程。他主持心理学播客,并且是九本书的作者和/或编辑,包括《超越:自我实现的新科学》、《天生创造:解开创造性思维的奥秘》(与卡罗琳·格雷瓜尔合著)和《天赋不足:重新定义智力》。在http://ScottBarryKaufman.com了解更多信息。2015年,他被商业内幕评为“正在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50位开创性科学家”之一。他为大众科学撰写了非常受欢迎的“美丽心灵”博客近十年。在X上关注他。

更多作者:斯科特·巴里·考夫曼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