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上,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虽然有些超市比其他超市要好,但发现一些散落在停车场的购物车并不罕见,这让那些认为停车位空着,却发现实际上被购物车占用的购物者感到沮丧。这似乎是对他人的基本礼貌:你在超市拿到购物车,用它把你的杂货送到你的车上,然后你把它放回去给别人用。然而,很多人完全无视购物车回收点,把购物车留在他们的汽车旁边,或者随意地停在中间隔离带上,这并不少见。在高峰时段,这可能意味着一片混乱。这种漠视从何而来?
一些超市试图让这个过程相对容易:他们在整个停车场都设有购物车回收点,有购物车服务员把购物车带回商店,有些甚至可能依赖于购物车“租赁”系统,你为购物车付费,并在归还时获得报销。在没有租赁系统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以下一些原因而遗弃他们的购物车
回收点离他们停车的地方太远了。
他们有一个孩子,他们不想让孩子无人照看。
天气不好。
他们有残疾,这妨碍了轻松移动。
认为收集购物车是别人的工作。
他们把购物车留给别人方便拿去使用。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同样,购物车使用者分为五类
归还者。这些人总是把购物车放回回收点,不管他们停的车离得多远,或者天气如何。他们感到一种义务感和/或对那些负责收集购物车的人感到抱歉。
从不归还者。从不归还购物车的人。他们认为拿购物车是别人的工作或超市的责任,并且对购物车被留在哪里漠不关心。
方便归还者。如果他们把车停在靠近回收点的地方,或者如果他们看到购物车服务员,他们就会归还购物车的人。
压力归还者。只有在购物车服务员在场或相邻汽车的车主在场时才会归还购物车的人,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轻易丢弃购物车的途径。
儿童驱动的归还者。这些是有孩子的父母,他们把归还购物车视为一种游戏,经常骑着购物车回到回收点或把它们推到堆叠的队伍中。
社会规范分为两大类。有指示性规范,它根据我们对他人如何解释我们行为的看法来驱动我们的反应。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认为人们会对我们评价好或坏,我们就会倾向于以某种方式行事。还有描述性规范,我们的反应是由情境线索驱动的。这意味着我们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看到、听到或闻到的东西暗示了我们应该展示的适当/接受的反应或行为。
超市可以通过回收点或购物车服务员来尝试引导我们的行为,但他们正在与我们自己的自私目标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目标可能是保持干燥、照看我们的孩子,或者只是尽快回家,并且我们还会受到其他人行为方式的引导。这些目标可以覆盖规范,因为超市提供的支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购物车在停车场横冲直撞地释放出完全的混乱之前重置了情况。服务员很可能会在那之前介入。因此,如果我们把这种规范的定义应用到我们对购物车归还者的分类中,那么指示性规范对归还者和压力归还者施加了最大的压力。这些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关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并希望遵守社会规则,规定购物车必须归还。描述性规范适用于方便归还者和压力归还者,如果存在先例,他们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如果没有任何购物车随意停放,这些人更有可能归还购物车。从不归还者和儿童驱动的归还者是目标驱动的行动者的两个例子,这意味着他们正在对更个人的需求做出反应。这两者很有趣,因为它们处于光谱的对立两端,但仍然证明了个人目标如何为规范服务或反对规范。
2008 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测试了行为反应与对指示性和描述性规范的操纵,以观察违反一项规范是否会导致人们违反其他不相关的规范。在第一个测试中,研究人员针对了将自行车停在两条小巷中的参与者。小巷的墙壁上有标牌,表明不允许涂鸦。一条小巷没有涂鸦,而另一条小巷有涂鸦,尽管有标牌。研究人员在两条小巷的自行车把手上都贴了一张传单,以便车主需要手动取下传单。在墙上有涂鸦的小巷中,69%的人把传单扔在地上或把传单挂在另一辆自行车上,而没有涂鸦的小巷中这一比例为 33%。研究人员报告说,反涂鸦标志很容易看到,所有进入小巷的人都会看一眼这些标志。墙上出现违反标志的涂鸦表明,打破另一项规范:乱扔垃圾是适当的。
他们在另外两项测试中重复了这些结果。例如,他们在两个停车场沿线设置了临时围栏,并张贴了禁止进入标志和禁止自行车标志。虽然临时围栏确实有一个人可以用来到达他们的车辆的缺口,但禁止进入标志旨在让人们走到另一个入口。禁止自行车标志旨在表明人们不能将自行车锁在围栏上。在一个停车场,自行车被留在附近;它们没有被锁在或锁在围栏上。在另一个停车场,自行车被锁在围栏上。结果非常显著:如果自行车被锁在围栏上,82% 的参与者使用了缺口,而如果没有自行车被锁在围栏上,则只有 27% 的参与者使用了缺口。
在最后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去了一个为超市和健身房提供服务的停车场。在一种情况下,四辆购物车散落在车库周围,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所有购物车都在回收点。研究人员在车库里汽车的窗户上留下了传单——你猜对了——当有未管理的购物车时,58% 的参与者乱扔垃圾(即,把他们的传单扔在地上),而当所有购物车都在回收点时,这一比例为 30%。
虽然总会有离群值——为了这样做而违反规范的人——这些场景相当清楚地说明了社会秩序的潮起潮落。有一些规范旨在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提供总体治理,但作为个人,我们有与这些规范交叉的目标,并且会产生冲突。是的,我们通常希望像我们选择的其他人一样行事,因为我们希望被接受,但我们也有服务自己或为我们提供即时满足感的目标。上述数据表明,随着情况接近偏差,更多人会倾向于混乱;一旦我们被允许采取替代行动,如果它适合我们,我们就会这样做。不归还我们的购物车为把我们的宣传单扔在地上,随意停车或停在预留空间,以及其他影响我们在该机构的体验质量的物品打开了大门。
世界可能不会因为我们不归还购物车而结束——那将是一个惊人的蝴蝶效应——但这是一个我们可以控制的生活质量问题的例子。那个不归还购物车的人可能不是一个十足的混蛋。他可能只是在利用别人设定的例子,以便他能更快地回家。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就会改变什么是可接受的平衡,这可能会对社会秩序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对看似平凡的情况的影响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
您会归还购物车吗? 在实践人类学上的评论已被禁用,但您始终可以加入 Facebook上的社区。
您可能还想查看后续报道:人们不归还购物车的原因
—
参考文献
Keizer, Kees, Siegwart Lindenberg, and Linda Steg. "The Spreading of Disorder.” Science (33) 12 Dec. 2008: 1681-685. doi: 10.1126/science.1161405
—
你可能也喜欢
图片来源:Daniel Bl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