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看待我们很重要,原因在此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大众科学》的观点。


人们会怎么想?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是说这个问题。在恐慌、后悔或绝望的时刻?你是否曾经带着痛苦或愤怒说过这些话?如果你的行为超出社会行为的公认范围,人们会怎么想?为什么这很重要?

有些人可能会声称他们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在所有情况下,别人的意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当情况良好时,我们很少停下来考虑别人的想法,因为我们确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而那些社交网络之外的人的负面意见可能不如其他人的意见重要,因为它们不太可能对未来的关系产生影响。难道只有当我们的社会地位受到威胁时,我们才开始思考……人们会怎么想?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社会银行。

Joan Jett 清楚地表达了她对名誉的看法

 

 

“我根本不在乎我的名声”

“我从没说过我想提升我的地位”

“我只有在玩得开心的时候才感觉良好”

“我不需要取悦任何人”

 

 

社会地位是获取资源的重要因素。我们更倾向于帮助那些与我们更相似的人——那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和处境的人,以及那些我们可能感到义务的人。Jett 理所当然地将名誉与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名誉就像一种社会“银行”,它积累了社会认可的行为,其他人可以用这些行为来衡量个人的社会适应性。

如果你玩过《开心农场》或经常参与论坛活动并因你的活跃度而获得徽章,那么你就明白了“存储”你的行为时会发生什么。你获得的徽章赋予你在社区中可见的地位和等级,并表明某些行为可能对你有所期望——但也表明你可能有权享受某些优待。例如,这可能意味着你在论坛中的评论比其他人的评论更受重视,并且你有权因轻微违规行为而审查或禁止其他用户。

虚拟徽章系统借鉴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对社会认可的心理反应。我们的行为越被社会接受,我们就越被社会接受——尽管没有时髦的虚拟徽章的好处。当然,这是相对于我们的社会群体而言的。毕竟,你不可能总是取悦所有人。我们都属于多个网络,而且确实,这些网络中的成员资格可能会重叠,以至于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与某些相同的人互动。因此,我们与这些人的关系可能会因环境而异,我们的社会银行的价值也可能因网络而异。我们对最亲近的群体中的银行价值更为敏感,而随着我们远离由朋友、家人和(可能)同事组成的核心网络,这种关注会逐渐减弱。

不当行为的许可。

也许你在聚会上喝得有点多。或者想见朋友的愿望让你做了一些粗鲁的事情——比如突然离开会议。无论你多么小心,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候你会做一些你希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然后你会想,人们会怎么想?

好消息是,我们社会银行的余额可以在困境中帮助我们,但我们银行中行为的性质也很重要。研究人员发现 [pdf],当违规行为发生在不同的行为领域时,人们更倾向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减少对个人声誉的损害。但是,犯下税务欺诈的会计师或被抓到作弊的婚姻顾问将更难逃脱评判的影响。突然离开是因为你赶着去见朋友,而你通常从不迟到——或粗鲁——这会让你被原谅,因为这是无意的,而婚姻顾问则显得像个伪君子,她的行为远非偶然——她不能被信任。

 

当一个人的行为清楚地代表了道德上的违规行为——我们称之为公然的过失——在不同领域之前的善行可能会通过似乎平衡不良行为来减少观察者的谴责,而在同一领域之前的善行可能会使行为者显得虚伪。

 

这种许可更可能发生在我们最亲近的圈子中——最了解我们的人最能衡量虚伪的细微差别。因此,如果你的社会银行包含足够大的余额,那么在同一领域内的模棱两可的行为可能会被忽视。

我们都从事印象管理业务。

声誉管理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个人和个人网络的认真努力。为此,我们从事印象管理: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改变我们的行为,以确保我们被积极地看待。这在面对公然的过失时不会奏效,但它可以帮助抵消轻微的批评。它还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因为它表明我们意识到群体可以接受什么。

印象管理可以作为一种防御策略来应对感知到的威胁或忧虑感,或者作为一种适应性策略来证明我们具有社会意识。我们的声誉表明一定程度的认可,即我们属于一个群体,无论这个群体多么小。

最后我想引用 Joan Jett 的话。但她是错的——我们确实很在乎我们的名声

--

参考文献

Effron, D., & Monin, B. (2010). 让人们摆脱困境:善行何时能为过失开脱?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36(12), 1618-1634 DOI: 10.1177/0146167210385922

Uziel, L. (2010). 看看我,我很快乐且富有创造力:印象管理对社会存在下行为的影响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36(12), 1591-1602 DOI: 10.1177/0146167210386239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