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最近,我在使用 Facebook 的面部识别系统自动标记照片时,有过一次有趣的经历。基本上,它错误地识别了我照片中的一个人。直到我发布照片后才发现这个错误,当然,Facebook 已经好心地通知了那个人他被标记了。接下来就是 21 世纪的危机公关:取消标记、发送电子邮件解释(“我的错。请忽略。”)和重新标记。为什么要重新标记?因为这才是整个练习的重点,显然。
自动标记功能不是我通常使用的功能,但我觉得把那些感觉不适、蜷缩在沙发上的时间用来上传照片是个好主意,也许我没有像我应该做的那样密切关注。无论如何,面部识别软件似乎应该相对容易——如果你想保持匿名,你可以改变你的发型或戴上眼镜,但你无法隐藏你脸部的基本结构,对吧?而这对于计算机程序来说应该是相当容易匹配的东西。但是,正如最近一篇 连线文章讨论的那样,我们的脸部存在技术无法解释的细微差别——我们编码面部的方式非常像漫画家。
从本质上讲,我们在我们的文化参数(即,“鼻子上方是两只眼睛,鼻子下方是嘴巴”的变体)内,制定了面部外观的一般图像。我们通过识别使其面部与我们建立的规范不同的特征来区分个体。例如,我们关注宽阔的额头或后退的发际线或翘鼻或阔嘴,我们夸大它们,在人和特征之间建立联系——我们漫画化个体。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篇文章讨论了漫画如何创造“更真实”的个人画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更易于识别的画像。如果我们都在相同的通用规范下运作,那么当我们创建我们自己的个人漫画时,我们更有可能识别出相同的差异化特征。也就是说,尽管您和我可能对一个人有不同的总体印象,但我们对哪些特征将该人识别为该人具有相同的普遍认识。
面部识别软件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了这一点。它致力于识别符合规范的通用特征,并且可以定位明显的标准异常,但它无法捕捉到我们的大脑可以识别的细微之处。后者的夸张在几乎任何情况下都可用作标识符——除非该对象是欺骗大师/女主人,并且擅长隐藏识别特征。就我的 Facebook 经历而言,被错误标记的人与照片中的人肯定有一些共同的普遍特征:宽阔的额头、圆脸颊、翘鼻。鉴于我们焦虑地嘟囔着人工智能霸主,这些错误反映了感知的局限性——问题是谁的局限性,以及这是否重要。
如果漫画可以被技术利用,它将成为数字安全和保障方面的强大工具。但是,我们自身的偏见将如何影响软件生成的感知?
漫画强调与我们为外貌创建的规范不同的事物。它可以揭示很多关于我们如何看待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并阻碍我们把这些人视为个体。其理念是,当我们遇到不符合我们既定规范的人群时,我们会将他们与相同的夸张之处归为一类,并且我们不再将他们视为个体。我们不会努力挑出使他们成为个体的细微差别,这导致了其他种族和民族的人看起来很相似的观点。我们将他们他者化,并强化与他们相关的刻板印象。
如果我们正在编写软件以我们看待人的方式来看待人,那么我们生成的表示是否会反映这种他者化的倾向?如果它们确实反映了,那么这在安全和保障方面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安全和保障是面部识别软件的主要用途(撇开 Facebook 照片标记的重要性不谈)?
另一方面,人类偏见,嗯,就是人类偏见。软件固有的“缺陷”——我们已经在努力通过强调可能对识别重要的特定特征的研究来最小化的弱点——很可能可以规避这些倾向。正在进行的研究似乎更强调减少与社会和文化构建的规范的比较,而是侧重于个体特征——你的额头面积、你眼睛之间的距离以及你的鼻子长度,正如我们在开始时思考的那样,这似乎是识别的基本手段。
随着我们越来越多地转向数字手段,面部识别可能会取代我们的密码。在遥远的未来,它们可能是我们的主要身份证明形式——想象一下警察扫描你的脸来给你开罚单。或者,有人可能会认为,你可能会因为别人而收到罚单。我们掌握面部识别的细微之处有多么重要?我们能否摆脱我们从这些图像中产生的偏见?
图片来源:Max Beerbohm,摘自《二十五位绅士的漫画》(1896 年),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