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合作让我们困惑:人类是动物王国中唯一表现出这种倾向的成员,而且我们的合作程度如此之高,这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努力,且不保证会得到互惠的回报。当我们继续寻找关于合作如何以及为何可能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化中出现的答案时,我们开始追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根源。
最近一篇PLoS论文提供的证据表明,早在15个月大的儿童就可能具有初步的公平意识。成年人在做决定时,通常似乎会考虑公平措施。你可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有证据证明:神经影像学突出显示,当我们考虑公平的提议时,我们大脑的奖励区域活动增加;当我们面对不公平的选择时,杏仁核的活动增加。为了能够权衡公平与不公平,我们必须对其他人的心理和社会状态有所感知。这种“利他”行为被认为是人类的倾向,尽管它是否是人类特有的特征仍有待证实。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利他行为是在发展后期出现的——作为我们学习到的东西。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不断将这些倾向表现出来的年龄提前。
例如,早在3.5岁的儿童就会公平地分配资源,而25个月大的幼儿会与成人分享资源。研究人员施密特和萨默维尔发现,15个月大的婴儿可以识别出与公平相关的违反期望的事件,并且很可能分享成人要求的资源。在一项违反期望任务(VOE)中,婴儿在偏离常态的事件中观看的时间更长——在本例中,当牛奶或饼干分配不均时。他们也更倾向于与请求物品的成人分享玩具。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合作行为可能在有凝聚力的社会群体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使越来越大的、基因无关的个体群体能够建立并遵守共同的规范。我们越早追溯到这种行为,我们就越能理解这种倾向对人类来说可能有多么独特。
如果这种行为在儿童早期出现,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什么?成年人可能会权衡公平与不公平,但他们并不总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孩子们也并不总是选择更利他的道路。例如,在上面讨论的分享任务中,婴儿有两个玩具,一个他们喜欢的玩具和一个他们不喜欢的玩具。他们分享喜欢的玩具(利他分享)和不喜欢的玩具(自私分享)的可能性相同,这可能表明存在一个利他决策的谱系。我们如何发展这个尺度?是社会化的结果吗?还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绘制这个谱系的能力?
引用
Schmidt, M., & Sommerville, J. (2011). Fairness Expectations and Altruistic Sharing in 15-Month-Old Human Infants PLoS ONE, 6 (10) DOI: 10.1371/journal.pone.0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