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中的时钟 V:大肠杆菌怎么样?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这是关于细菌中时钟的五部分系列文章的第五篇,更多地涉及政治而非生物学,最初发表于 2006年5月17日。

在本系列的前几篇文章中,我介绍了聚球藻中的昼夜节律时钟,其他几种细菌中潜在的昼夜节律时钟,以及许多其他细菌中时钟基因(因此可能是时钟)的存在。但是,微生物学的主力军——大肠杆菌呢?它有clock吗?难道没有人检查过吗?

信不信由你,这个问题带有政治色彩。但我必须先给你介绍一点背景知识。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许多研究人员彼此独立地发现了昼夜节律。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研究不同生物中的各种问题。有植物学家和昆虫学家、生理学家和生态学家、行为生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医生。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该领域的奠基时刻是1960年的冷泉港会议,该会议产生了会议记录(《冷泉港定量生物学研讨会:第XXV卷。生物钟》。纽约:冷泉港出版社,1960年。),这可以说是该领域的奠基文献。正是在那时,大家意识到他们都在研究同一种现象,他们就通用术语达成一致,并相互学习,形成了该领域的标准实验方法。

不久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生物节律研究学会(SRBR)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除了精彩的演讲和海报,以及热闹的聚会之外,会议的关键时刻之一是学会主席的选举。那时,该领域正在发生类似于玫瑰战争的事情。该职位的两位候选人是两个派别的领导人。

一个派别由弗朗茨·哈尔伯格(Franz Halberg,他创造了“昼夜节律”一词)领导,具有医学思维,主张采用实用的、应用的方法研究节律现象,将数学建模与人类和一些模型动物(如大鼠和小鼠)的临床研究相结合。另一个派别由科林·皮滕德里奇(Colin Pittendrigh,Theodozius Dobzhansky的学生)领导,来自进化、生态和动物行为学传统,主张采用综合和比较的方法研究生物节律的基础科学。

对所有人来说幸运的是,皮滕德里奇赢了。剩下的就是历史了——时间生物学起飞了,没有人能阻止它的迅速崛起。困扰睡眠研究数十年的以人为本/医学方法被时间生物学避免了。但是皮滕德里奇学派和哈尔伯格学派之间的不和持续了很长时间——实际上,这种不和仍然在表面下潜伏,尤其是在该领域的前辈中。该领域的大多数顶级研究人员、会议组织者、学会官员、教科书作者、期刊编辑和全体会议演讲者都是皮滕德里奇的学术子孙(好吧,我也是其中之一)。

当我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中提到,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细菌没有时钟时,我只是在鹦鹉学舌般地重复官方说法。但一直以来,有些人持不同看法。以下是弗朗茨·哈尔伯格本人对大肠杆菌中时钟问题的看法:

1961年,洛尔·A·罗杰斯(Lore A. Rogers,一位著名的细菌学家,1967年12月的宇宙俱乐部小品将其描述为“二战前美国农业部科学界的璀璨明星”)收集的无可挑剔的数据以时间显微镜方式记录了细菌的昼夜节律。罗杰斯的数据来自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物,通过周期图和功率谱分析,显示出清晰的自由运行的昼夜节律。尽管如此,多年来,国际研讨会和细胞时间生物学家,特别是包括他们在1975年成立的一个委员会,都认为昼夜节律仅是真核生物的特性。我写信给每位委员会成员,询问他们为什么忽视在大肠杆菌中的证明以及斯特特文特(Sturtevant)在约翰·保利(John Pauly)在阿肯色州的实验室中对该发现的扩展。我过去和现在都将组织者视为朋友。伍迪·黑斯廷斯(Woody Hastings)和已故的汉斯-乔治·施魏格(Hans-Georg Schweiger)此后都将他们的重点扩展到近七日节律,证明了他们思想开放。施魏格成为明尼苏达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且是我的座上宾(我也是他的座上宾和研究所的客人),后来几年合作非常密切。然而,委员会的一位朋友写信说他“承认错误”,并指出“共识”是1961年的出版物中有“太多分析”,后续研究中又有太多时间显微镜技术,尽管如此。共识也与几位研讨会参与者未发表的阴性结果相符;因此,批评导致委员会裁定昼夜节律仅限于真核生物。于尔根·阿肖夫(Jürgen Aschoff)也回应说:“您希望我们对后代负责吗?”我以有保留的肯定回答说,我们今天假设的规则可能会在明天根据数据进行修改。如今,微生物昼夜节律比比皆是,构成了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1]

啊,他为了发表不得不说得多么委婉!

好吧,我翻遍了谷歌学术搜索,然后又翻遍了ISI Web of Science,但哈尔伯格提到的论文(见下文)都没有在线版本——它们太旧了。所以,我现在无法告诉你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许有一天我会闲下来,有很多时间,我会去图书馆找出并复印这些论文的纸质版,亲自检查数据。目前,让我们对这个问题保持开放态度。

也许1930年代的数据清晰明了,而1970年代的数据则不然,因为在孵化器中非周期性条件下保存的实验室培养的大肠杆菌,几十年来对节律性的选择有所放松。也许它们只是在中间的四十年里失去了节律。或许应该对新鲜的野生捕获的大肠杆菌进行新的测试。

至少我们知道,在人工选择[7]下,大肠杆菌可以进化出短周期循环,因此,即使它们自然没有昼夜节律时钟,我们也可以让它们进化出一个,并一劳永逸地解决政治问题。

参考文献

[1] Franz Halberg 等. 20世纪50年代昼夜节律发现的跨学科统一意义. 《昼夜节律杂志》2003, 1:2

[2] Halberg F, Conner RL: 昼夜节律组织和微生物学:液体培养中生长的大肠杆菌行为的方差谱和周期图。《Proc minn Acad Sci》1961, 29:227-239。

[3] Rogers LA, Greenbank GR: 细菌培养物的间歇性生长。《J Bacteriol》1930, 19:181-190。

[4] Halberg F, Cornélissen G: 微生物节律的频谱回顾。《Chronobiologia》1991, 18:114。

[5] Sturtevant R: 大肠杆菌线性生长中的昼夜节律模式。《Anat Rec》1973, 175:453。

[6] Sturtevant R: 科西诺分析证明的克雷伯氏菌的昼夜节律变异性。《Int J Chronobiol》1973, 1:141-146。

[7] Michael B. Elowitz 和 Stanislas Leibler, 转录调控因子的合成振荡网络。《Nature》403, 335-338 (2000年1月20日)

本系列的前文:

微生物中的昼夜节律时钟

细菌中的时钟 I:聚球藻

细菌中的时钟 II:蓝细菌时钟的适应性功能

细菌中的时钟 III:蓝细菌时钟的演化

细菌中的时钟 IV:其他细菌中的时钟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