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莫纳斯是一位蚊媒疾病疫苗专家,当他考虑研发寨卡病毒疫苗时,他有一个主要的担忧:格林-巴利综合征。这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导致瘫痪,而且最近似乎在至少八个报告寨卡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比平常更频繁地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暴露于蚊媒寨卡病毒是罪魁祸首。现在,寨卡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例的增加,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旨在保护患者免受寨卡病毒侵害的疫苗可能会无意中引发更多的自身免疫疾病病例。
赛诺菲巴斯德的副总裁兼全球研究主管尼古拉斯·杰克逊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对于疫苗研发至关重要。” 这些担忧背后的逻辑相对简单:如果暴露于该病毒会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据估计,每5000例病例中就可能有一例——那么疫苗中存在的减毒或灭活病毒是否也可能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像流感或脊髓灰质炎疫苗一样,旨在预防寨卡病毒的疫苗需要包含某种形式的病毒,以便刺激抗体对其产生保护作用。然而,对这种病毒暴露的担忧,在《大众科学》对六位以上顶级疫苗专家和流行病学家的采访中得到了回应。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说:“将会有风险。问题是风险是来自活的、减毒疫苗还是灭活病毒疫苗,还是两者都有?” 然而,他说,“不接种疫苗的风险超过了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现有最佳统计数据表明,格林-巴利综合征通常发生在每10万人中一人。它最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空肠弯曲杆菌。在极少数情况下,它发生在某些疫苗接种后的几周或几天内。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与1976年旨在对抗猪流感病毒的流感疫苗有关。然而,发表在《柳叶刀》上的对过去法属波利尼西亚寨卡患者的分析表明,暴露于寨卡病毒会将基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威胁加剧约20倍。然而,福奇和其他人表示,他们尚未确信《柳叶刀》的数据(每5000名寨卡患者中有一人)是最终结论。据估计,五分之四的寨卡病毒患者没有症状。因此,如果科学家追踪这些无症状个体的格林-巴利综合征,也许这个统计数据可能会改变——可能会降低寨卡相关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生的几率,他们认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但科学家们也在与不断演变的疫情威胁赛跑。福奇说,至少一种潜在候选疫苗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计划于9月开始。他说,没有计划推迟该时间表。“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们尚未看到[寨卡病毒]最糟糕的情况,” 他在本周早些时候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举行的关于该疾病的峰会上说。
过去几个月,寨卡相关危害的图景变得更加清晰。强有力的证据已经将该病毒与小头畸形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婴儿出生时头部异常小的出生缺陷。他们也知道有时会发生严重的脑损伤。但最近,新的先天性问题也被添加到该列表中。听力丧失、视力缺陷、生长受损以及婴儿腿部和手臂关节异常现在也与寨卡病毒有关。虽然一些畸形在超声波检查中可见,但许多问题可能要到出生后才会显现。此外,最近的证据表明,无论母亲在感染寨卡病毒时处于妊娠的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此类问题。
关于疫苗的担忧核心在于,为什么格林-巴利综合征似乎与寨卡病毒有关。目前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一种理论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由人体遇到寨卡病毒时失控的自我攻击免疫反应引起的。另一种理论是,病毒本身直接攻击神经细胞,破坏其周围的髓鞘或损伤轴突,从而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从疫苗研发的角度来看,如果前一种情况最终成立,那将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免疫反应很难控制——尤其是在科学家不确定病毒的哪个方面可能引发这种连锁反应时。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神经流行病学家吉姆·塞伊瓦尔专注于格林-巴利综合征,他表示,不幸的是,初步数据表明,这种令人担忧的免疫反应正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迄今为止,医生主要通过观察症状来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他们通常还会仔细检查患者的脑脊液,以寻找两个主要迹象:蛋白质积聚和炎性白细胞缺失,他说。他说,如果病毒只是攻击神经细胞,仍然会有蛋白质积聚,但也会有白细胞积聚。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寨卡患者的已发表研究以及塞伊瓦尔关于近期巴西患者的未发表研究中,似乎都没有白细胞积聚。“这是绝对的证据吗?不,但这强烈暗示这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综合征,而不是神经侵袭过程,” 他说。
科学家们还在研究过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研究,以制定应对这种潜在威胁的计划。一个想法是:如果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由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那么或许使用灭活病毒疫苗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问题是,病毒的某些部分是否看起来像人类蛋白质或肽,从而产生自身免疫反应?” 赛诺菲巴斯德的杰克逊说。他说,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物质的存在可能仍然会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新链接遗传学公司传染病部门的首席科学官兼首席运营官莫纳斯同意道:“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科学家们可以使用一些关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具体见解来用于未来的疫苗试验。塞伊瓦尔在《神经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结果,他表示,最重要的是,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分析表明,寨卡病毒的发病率随着年龄每增加10岁而增加约20%。因此,在年轻患者(例如20多岁而不是40多岁的人)身上测试任何疫苗将是一种安全预防措施。此外,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加尔维斯顿分校的病毒学家石培勇表示,更好地了解病毒的外观,并通过动物实验和研究患者血液来了解其特性,可能有助于疫苗开发人员找出具体问题。然而,所有这些都需要非常迅速地完成,以便为今年秋季开始的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初始步骤提供信息。
对于巴西埃万德罗·查加斯研究所国家虫媒病毒参考实验室主任佩德罗·瓦斯康塞洛斯来说,时间不容浪费。即使是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担忧(一种可以通过昂贵的疗法(包括血浆置换或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疾病)也不能推迟疫苗试验。“我们仍然需要做得更好,但我们需要前进,” 他说。“与寨卡病毒相关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