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发现,在冥想期间,禅宗佛教僧侣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脑电波同步现象,称为伽玛同步——这种模式越来越多地与强大的大脑功能和我们称之为“心智”的活动综合相关联。
脑电波是由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时产生的极低电压产生的。大多数有意识的活动会产生13到30赫兹(即每秒周期数)的贝塔波。更强烈的伽玛波(30到60甚至90赫兹)通常标志着复杂的运算,如记忆存储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对10位长期佛教修行者和8位接受过轻度冥想训练的大学生对照组进行了脑电图(EEG)检测。在冥想时,僧侣们产生的伽玛波振幅极高,并具有长程伽玛同步——来自不同大脑区域的波几乎同步,就像许多跳绳精确地一起转动。同步也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学生的伽玛波远没有那么强烈或协调。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意味着精神上的和谐;它们反映了原本分散的神经元群体的协调。伽玛同步随着一个人集中注意力或准备移动而增加。而缺乏同步则表明精神活动不协调,例如精神分裂症。最后,越来越多的理论提出,伽玛同步有助于将大脑的许多感觉和认知操作结合成意识的奇迹。
这个假设当然与僧侣的伽玛读数相符,似乎证实禅宗冥想产生的不是放松,而是一种强烈而平静的注意力。训练有素的音乐家在听音乐时也表现出卓越的伽玛同步——这是另一种平静但高度集中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