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么懂:虚假专业知识

新的研究表明,那些认为自己是专家的人,往往会陷入过度声称的陷阱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对某个主题了解很多,那么信任我们的直觉是合乎逻辑的,对吗?新的研究表明,事实恰恰相反:自称的专家更有可能成为一种被称为过度声称现象的受害者,声称自己知道实际上并不了解的事情。

人们过度声称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渴望影响他人的观点——当人们认为自己正在被评判时,他们会试图显得更聪明。然而,有时过度声称并非出于故意;而是一种对知识的诚实高估。

在七月份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系列实验中,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人们在各种情境下过度声称的可能性。在前两个实验中,参与者首先评价了自己对各种主题的知识掌握程度,然后评价了自己对15个术语的熟悉程度,其中三个是虚假的。人们对某个特定主题的知识评价越高,他们就越有可能声称自己知道该领域中的虚假术语。在第三个实验中,额外的参与者进行了相同的测试,但一半的人被警告说有些术语是虚假的。警告普遍减少了过度声称,但并没有改变自我认知知识与过度声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最后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给一组参与者一个困难的地理测验、一组简单的测验和一组没有测验来操纵参与者的自我认知知识。参加简单测验的参与者随后认为自己比其他组的参与者更了解地理,因此更可能在随后的测试中过度声称自己知道虚假术语。

结果表明,如果您认为自己对某事了解很多,您可能需要仔细检查,以免陷入略读似乎熟悉的单词和概念的陷阱。此外,研究人员指出,那些认为自己比实际了解更多的人可能不太愿意继续深造,或者他们可能会就自己不完全理解的主题提供建议。因此,下次当您收到一位自称专家的建议时,您可能需要持保留态度。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