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点泥土佐餐吗?

新的发现表明,摄入土壤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不一定是病态的

在2009年秋季,塔夫茨大学的一群生物学学生坐在一起吃了一些泥土。他们磨碎了小块的黏土片,吞下粉末,以亲身体验黏土的味道。这项不寻常的味觉测试是达尔文医学课程的一部分,由我们其中一位(Starks)教授。学生们正在研究异食癖的演变——异食癖是指吃泥土,尤其是类似黏土的土壤,动物和人类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精神病学家的标准参考指南——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将异食癖归类为异食症的一种亚型,异食症是一种饮食失调症,患者会食用非食物的东西,如烟灰和油漆碎片。但正如学生们将要了解到的,对动物和人类文化的研究表明,异食癖不一定是异常的——事实上,它很可能是一种适应性行为。研究人员正在重新审视吃泥土的行为,并发现这种行为通常为人类和动物提供重要的矿物质,并使食物和环境中的毒素失效。

进化论方法
判断异食癖是异常还是适应性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确定这种行为在动物和人类社会中有多普遍。如果许多不同的物种和文化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那么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今天,很明显,异食癖在动物王国中比以前认为的更为普遍。研究人员已经在200多种动物中观察到异食癖,包括鹦鹉、鹿、大象、蝙蝠、兔子、狒狒、大猩猩和黑猩猩。异食癖在人类中也有充分的记载,记录可以追溯到至少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时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古埃及人在医学上使用黏土:他们用泥浆敷在伤口上,吃泥土来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美洲的一些土著人民将泥土用作香料,并用少量黏土来烹制天然苦味食物,如橡子和土豆,以抵消苦涩的味道。异食癖在19世纪之前的欧洲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一些社会,如尼日利亚的蒂夫部落,仍然依靠对泥土的渴望作为怀孕的迹象。

关于动物和人类为什么吃泥土的一个常见解释是,土壤中含有矿物质,如钙、钠和铁,这些矿物质支持能量产生和其他重要的生物过程。动物对这些矿物质的需求随着季节、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当动物的饮食不能提供足够的矿物质,或者当环境的挑战需要额外的能量时,异食癖尤其常见。例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山地大猩猩和非洲野牛可能会摄入泥土作为铁的来源,以促进红细胞发育。大象、大猩猩和蝙蝠在饮食中摄入钠不足时,会吃富含钠的黏土。已知有一个象群不断地前往地下洞穴,在那里,动物们挖掘并吃掉富含盐分的岩石。

在非洲的人群中,容易获得钙的人不像缺钙的人那样频繁发生异食癖。对钙的需求也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异食癖最常与怀孕相关:母亲在胎儿骨骼发育时需要额外的钙。

然而,矿物质的获取并不能完全解释异食癖。在2011年《生物学季评》上发表的一篇广泛的综述论文中,康奈尔大学的Sera L. Young及其同事得出结论,吃泥土很少能为饮食增加大量的矿物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会干扰消化后的食物从肠道吸收到血液中,有时会导致营养缺乏。

如果动物和人类从泥土中无法获得太多的膳食矿物质,那么异食癖的好处是什么?第二种解释——吃泥土通常是一种排毒形式——正在获得认可。

泥土排毒
在大多数情况下,吃泥土可能是去除毒素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如此频繁地选择类似黏土的土壤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泥土。带负电的黏土分子很容易与胃和肠道中带正电的毒素结合——通过将这些毒素输送到肠道并排出体外,从而阻止这些毒素进入血液。排毒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土著人民用黏土烹制土豆和橡子——这些食物是苦的,因为它们含有少量的毒素。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鹦鹉信托基金会的执行董事詹姆斯·吉拉尔迪在少数关于异食癖的实验研究之一中找到了支持排毒假说的证据。在观察一群秘鲁鹦鹉在马努河沿岸特定裸露土壤带觅食时,吉拉尔迪注意到,这些鸟类忽略了附近矿物质含量更高的土壤。他推测,鹦鹉摄入土壤不是为了获取矿物质,而是为了抵消种子和未成熟水果中的有毒生物碱,这些种子和未成熟水果构成了它们饮食的大部分。植物(和肉类)中普遍存在的毒素通常会刺激肠道。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吉拉尔迪给一些鹦鹉喂食了有毒生物碱奎尼丁,并分别添加或不添加它们喜欢的泥土,并测量了膳食后有多少生物碱进入了鸟类的血液。没有食用泥土的鸟类血液中奎尼丁水平较高,而一小份泥土则使血液中奎尼丁水平降低了60%。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在用黏土补充饮食的黑猩猩和狒狒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好处。

关于泥土排毒的进一步证据来自对蝙蝠的研究。2011年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一项研究询问,亚马逊蝙蝠访问黏土舔舐处——裸露黏土的悬崖边——是为了营养还是为了排毒。柏林莱布尼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所的Christian Voigt和他的同事捕获了两种不同物种的蝙蝠:一种主要吃水果,另一种主要吃昆虫。Voigt预测,如果蝙蝠吃黏土是为了获取矿物质,那么他会在黏土舔舐处发现更少的食果蝙蝠,因为水果比昆虫含有更多的膳食矿物质。但他捕获的大多数蝙蝠都是食果蝙蝠——其中许多是怀孕或哺乳期的蝙蝠。Voigt得出结论,怀孕的食果蝙蝠访问黏土舔舐处是为了排毒,因为它们为了喂养幼崽而吃两倍的食物,这意味着从未成熟的水果、种子和树叶中摄入两倍剂量的植物毒素。

与蝙蝠一样,孕妇也可能吃泥土以获得其排毒特性,此外,还将泥土用作矿物质的补充来源。怀孕的头三个月困扰着许多女性,出现恶心和呕吐,跨文化研究表明,在怀孕早期,异食癖是对晨吐的反应。撒哈拉以南国家和美国南部的妇女报告说,她们食用黏土以减轻这种不适。一些研究人员提出,晨吐可以清除母亲体内可能危害胎儿的毒素。异食癖和晨吐或许共同作用以保护发育中的胎儿。由于黏土可以结合细菌和病毒,因此它也可能保护母亲和胎儿免受食源性病原体的侵害,如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

尽管科学界直到最近才积累了足够的证据来论证异食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但人类——不仅仅是孕妇——已经使用黏土矿物作为治疗恶心、呕吐和腹泻的药物数千年。在现代医学时代,制药公司利用高岭土(一种黏土矿物)的结合特性生产了Kaopectate,这是一种治疗腹泻和其他消化问题的药物。最终,合成化学品次水杨酸铋——也是Pepto-Bismol的关键成分——取代了高岭土,但黏土至今仍以其他方式使用。高岭土和蒙脱石不仅能结合有害毒素,还能结合病原体。牧场主在准备牲畜饲料时使用黏土来抑制毒素传播,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提出利用黏土的病原体结合能力来净化水。

当然,摄入泥土也可能是有毒的。除了矿物质和排毒物质外,您可能还会无意中摄入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危险剂量的铅或砷。由于这些风险,现代吃泥土的人应该坚持使用经过加热或其他方式消毒的安全商业产品——但他们不应因其行为而受到污名化。总的来说,证据表明,在许多情况下,异食癖不是精神疾病的征兆。这是一种特殊的防御机制,它已经进化出来对抗毒素,并可能缓解矿物质缺乏症。虽然当您服用维生素或寻求Kaopectate的安慰时,您可能没有想到异食癖,但实际上您正在参与古老的吃泥土的习俗。

本文以印刷版形式发表,标题为“吃泥土的真相”。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