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当时美国籍轮船安康号从大西洋驶向太平洋一侧。由于其时欧洲爆发了大规模战争,使得运河的首次亮相显得比预期更为低调。当时,1600万士兵整装待发,涌入战场,数千名士兵已在比利时和法国的早期战役中阵亡。
早在16世纪,人们就首次讨论了修建运河的想法。通过缩短绕行南美洲南端的航行时间,可以加快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在商业和国际贸易领域,更快意味着更便宜、更好。法国人在1869年成功挖掘并开通苏伊士运河后,信心满满,于1881年在巴拿马开始运河工程。然而,这个项目被证明要困难得多。潮湿、炎热和泥泞的土壤使挖掘变得困难。热带疾病和事故导致超过2万名工人死亡。1904年,美国(在支持巴拿马从哥伦比亚脱离后)购买了法国的机械设备和完成运河的权利。凭借一支新的工人队伍、最新的蒸汽动力机械以及对工人健康的高度关注,美国人克服了泥泞的地面,深挖河道,并建造了巨大的混凝土船闸来升降船舶。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在1912年11月9日出版的《大众科学》杂志上,巴拿马交通和通行费特别专员撰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运河的优势,毫不掩饰地宣扬了运河对美国商业和国防的好处:“巴拿马运河的建设是为了便利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业,并增强美国海军的效率和打击力量。这项巨额资本投资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缩短海上航线,首先是为了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商业能够更经济地进行,其次是为了增强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声望。”
一个世纪后,运河仍然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仍然为美国的军事力量做出贡献(即使美国不再拥有运河)。自开通以来,已有超过90万艘船舶使用过该运河。如今,全球贸易额的近5%通过该运河。
但运河的历史仍在续写。随着货船尺寸的增加——现在有些货船超过了适合船闸的“巴拿马型”尺寸——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正在建造第三组船闸,计划于2015年完工。
巴拿马运河的概念一直面临竞争。各国政府和工程师们讨论过许多替代运河的方案。甚至在1914年运河开通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几条穿越尼加拉瓜的航线,并且设计了一条铁路,可以将船舶整体从一个海洋运到巴拿马地峡的另一侧。在复兴其中一项计划时,尼加拉瓜政府已与香港的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HKND)联手,建造一条将直接与巴拿马运河竞争的运河。预计成本为400亿美元。一些观察家认为该计划完全是一种宣传策略,但马士基航运公司(拥有20艘最大的、大到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货船)的一份报告指出,尼加拉瓜运河“很有道理”。
《大众科学》自巴拿马运河构想之初就对其进行了报道,也报道了一些拟议的替代方案。
以及我们关于伟大工程项目(如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文章都可以在我们的档案馆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