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朋友或家人,即使是特别的经历也会令人失望

两项研究发现,幸福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想象一下,你和一些朋友在演唱会上,保安走近你们,说因为你们今晚看起来都光彩照人,他被指示给你们中的一位——只有一位!——一张后台通行证,可以去见艺术家。你会举手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根本不用考虑:谁不想抓住机会去见一位著名的歌手或获得一张期盼已久的签名?然而,最近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研究结果(作者为 Gus Cooney、Daniel Gilbert 和 Timothy Wilson)表明,在抢下后台通行证之前,最好先暂停一下。

Cooney、Gilbert 和 Wilson 怀疑非凡的经历——比如见到音乐偶像——会带来隐藏的代价。他们假设,虽然这些经历无疑会让我们在当下更快乐,但它们也可能使我们与同伴分离,导致一种孤独感,这种不快感会抵消最初带来的任何乐趣。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研究人员招募了四人一组的受试者,让他们观看一段视频片段。在这组人中,有三人被告知他们将观看一段之前观众评为 2 星的视频片段;相比之下,剩下的受试者有机会观看一段特别的 4 星片段。观看完视频后,所有四名受试者都有一些时间互相交谈,然后每个人都报告了自己的总体幸福感。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方式是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通常,我们可能期望 4 星受试者感到最快乐。毕竟,这是看到了“非凡”视频的幸运儿,而其他人——可怜的家伙——却不得不忍受糟糕的视频。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那些看过“更好”片段的人实际上比他们的同伴感觉更糟糕。为什么?数据表明,这些人——“非凡体验者”——感到自己在观看后的谈话中被排除在外,以至于他们从视频本身获得的任何快感都被彻底抹杀了。这就好比,当你去后台崇拜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时,你的朋友们却跑去酒吧,发展了一个滑稽的内部笑话。

这项研究表明,我们从经历中获得的享乐价值,并非主要来自于它们所带来的直接快乐,而是来自于我们与他人一起重温这些经历时所获得的后续快乐。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我们讲述的故事,就像斯普林斯汀的“光辉岁月”一样,通过重述,积累了如果独自体验就无法获得的额外丰富层次。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这项研究还表明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的深刻社会偶然性。我们所做和看到的一切都是通过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来解释的。事实上,这种社会嵌入是如此完整,以至于我们的陪伴不仅塑造了我们发生后的经历,而且还塑造了发生时的经历——这一点在同一期《心理科学》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得到了生动的证明。这项研究由 Erica Boothby、Margaret Clark 和 John Bargh 进行,探讨了“共享体验”的力量,表明仅仅是彼此在一起的感觉就足以放大对感官的感知强度,比如巧克力的味道。

在一个巧妙设计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与一个伙伴坐在桌旁,并对两种巧克力棒进行评分。他们不知道的是,“伙伴”实际上是一个同谋——一个与科学家串通好的人。受试者与伙伴同时品尝其中一种巧克力棒,而当伙伴忙于其他事情时,品尝另一种。(研究人员尽力确保人们看不到彼此的反应。)

哪两种巧克力棒更好吃?据受试者说,其中一种巧克力棒明显比另一种更有味道——而且总体上更令人愉快。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巧克力棒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受试者与他们的伙伴同时品尝了其中一种巧克力棒——即更“美味”的那种。

这项研究表明了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体验的基本品质。请注意,这并不是因为陪伴使所有的体验都更好——而是因为它使它们更极端:在随后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表明,共同体验会使苦味更糟糕。因此,在一起的感觉似乎既能增强积极的快乐,也能增强消极的厌恶。

就像漂浮在太空中的物质碎片一样,人类聚集形成社区。这些社区有多种用途:它们提供保护和安全,它们提供物质和情感资源,它们给予意义感和归属感。它们还拥有一个可以说是更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我们解释世界的方式。如果独自观看,最耀眼的烟火也会显得黯淡无光;如果和好朋友在一起,最普通的景色也会令人振奋。与他人在一起,会给乏味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丝绚丽的色彩。因此,选择你的下一场音乐会的最佳方式似乎应该把重点放在陪伴的质量上,而不是头条明星的名气上。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Daniel Yudkin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in social psychology at New York University and a jazz pianist. He graduated from Williams College, was a Fellow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currently lives in Brooklyn. His blog, TheQualiast.com, contains his reflections on mind, behavior, and society. You can learn more at his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Daniel Yudkin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