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支持率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他应对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早期阶段,特朗普的支持率飙升,在他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后不久达到了顶峰。他从未在美国民众中如此受欢迎,甚至在他赢得2016年总统大选时也是如此。这符合政治科学家约翰·穆勒在1970年的一篇论文中记录的一种现象,俗称“团结在国旗周围”效应:在危机时期,领导人会享有更高的支持率,即使是过去态度暧昧或不支持的选民也会支持他们。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全球领导人在大流行期间支持率的上升。
但自那以后,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续下降,降至疫情前的水平。为什么他的支持率会像飙升一样迅速下降?
一种关于地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给出了答案。根据这一理论,领导者的地位可以基于支配或声望。与支配相关的领导者是自信的、控制欲强的、并且在必要时愿意采取强制和激进的手段。而与声望相关的领导者是乐于助人的、谦虚的。他们通过分享知识,让其他人看到他们的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智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可以通过控制或相互尊重的手段来赢得追随者。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表明,在危机或不确定时期,像特朗普、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样的强势领导人比那些与声望相关的领导人更能获得支持。这种优势是基于他们被认为有能力采取危机通常需要的快速而激进的行动。在我和我同事对69个国家超过14万名参与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强势领导人的相对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感受到的对控制的需求所驱动:强势领导人给追随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的控制感。
但即使在危机中,支配也并非总是对领导者有利。在后续工作中,我们调查了“你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这句格言——这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高地位领导人在被指控不当行为后会遭受更大的羞辱和谴责。通过一系列档案和实验室研究,我们发现这句格言只是部分正确。我们发现,高地位的支配型领导人的跌落比与声望相关的领导人“更惨”。支配型领导人的不当行为被认为是故意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受益,而基于声望的领导人则更有可能被给予宽大处理。因此,支配型领导人受到了更严厉的谴责。
特朗普支持率的逐渐下降始于一系列有争议的言论之后,包括但不限于提倡未经证实的药物,暗示注射消毒剂的价值和忽视专家的意见。所有这些事件可能都还好,可以归因于总统不是医学专家。然而,他不断地庆祝股市,发推特炫耀他不断上升的支持率,以及在数万美国人死亡的大流行期间煽动公众无视居家隔离令,让人难以否认他的行为似乎更多地是出于自身利益——特别是他想要再次当选的愿望——而不是出于领导者为确保公民安全和知情的责任感。当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继续享受健康的民意支持率时,这种公然的自我利益宣传似乎是特朗普支持率下降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挫折,强势领导人惯用的策略是把当前的问题归咎于外部方,以便人民可以团结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这对于许多这样的强势领导人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计划,包括莫迪、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特朗普。他在2016年大选中非常有效地使用了这一策略,当时作为政治局外人,他将矛头指向了现有的体制和移民,以巩固他在美国选民中的支持率。因此,特朗普越来越多地将中国作为当前危机的根源,这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这次的策略可能并不奏效,不仅因为中国可能会破坏贸易谈判——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而且还因为健康和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总统被认为对这些危机的处理情况如何,很可能成为大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鉴于此,任何强势领导人都要展现同情心、谦逊,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是受当前的需求所支配——帮助他人而不是为了促进自己的事业。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表现出关怀和同情心——展示了基于声望的领导者的特征——即使是强势领导人的负面行为,人们也愿意原谅。莫迪和习近平尽管具有典型的专制领导人的特征,但他们正是这样做的。在他们向人民传递的信息中,他们表现出同情和同理心,因此自危机开始以来,他们的支持率稳定上升。如果特朗普能够克服他的自恋倾向,他也许能够挽回一些失地。但是,根据他过去四年行为的证据来看,这种反应似乎不太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