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热带稀树草原动物会选择终身伴侣

从豺狼到犀鸟,许多草原动物与它们的伴侣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Two bat-eared foxes sit close together on the savanna

在肯尼亚马赛马拉野生栖息地,一对雄性和雌性蝠耳狐在一起。

《狮子王》说对了一件事:爱情在热带稀树草原上弥漫。从栖息在树上的鸟类到蜷缩在洞穴中的狐狸,这些草原生物中有很多是一夫一妻制,并选择终身伴侣,模仿着人类可能会称之为爱的特征。

其中一些物种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不会在配对之外进行繁殖——这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行为,科学家称之为遗传性一夫一妻制。更常见的是社会性一夫一妻制,即配对的伴侣更喜欢彼此陪伴,但也可能与其他对象发生性关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动物社会关系的凯伦·贝尔斯解释说,即使有这些风流韵事,社会性一夫一妻制的伴侣也保持着深刻、持久的联系。她说,配对结合不是“一种社会制度或交配制度”,而是一种心理联系。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发育生物学的丽莎·海乌拉解释说,忠诚、长期的伴侣关系可以帮助动物生存。在热带稀树草原,捕食者众多,水源稀缺,食物也可能难以找到。这些物种已经进化到可以在这些条件下茁壮成长——这要归功于它们的伴侣的帮助。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肯尼亚桑布鲁国家保护区,一对冯德戴肯犀鸟栖息在枯枝上。图片来源:pilesasmiles/盖蒂图片社

冯德戴肯犀鸟

鸟类绝大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的生物:90%的物种形成一夫一妻制的结合(相比之下,哺乳动物物种中这一比例不到10%)。冯德戴肯犀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些鸟类对它们的伴侣非常忠诚。“当繁殖季节临近时,它们几乎就像被橡皮筋连在一起一样,”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犀鸟一夫一妻制的玛吉·金奈德说,“如果一只飞走了,另一只也会跟着飞。”

即使在繁殖季节之外,冯德戴肯犀鸟也对它们的伴侣保持忠诚;只有极少数情况下,雄性或雌性犀鸟才会发生配对外的交配。金奈德说,从统计学上讲,这使得它们比人类更加一夫一妻制。“犀鸟会与它们的伴侣厮守在一起,”她说,“它们不会在树冠下乱搞。”

当雌性冯德戴肯犀鸟产卵时,它会将自己封在用自己的粪便、沙子和捡来的树枝和灌木等物体制成的巢穴中。这时,父母双方的奉献精神才真正闪耀出来。当母亲留在巢中喂养幼鸟,并用自己的羽毛铺垫巢穴时,父亲则外出为它不断成长的家庭觅食。

这个系统是犀鸟选择终身伴侣的原因之一。母亲可以保护幼鸟免受捕食,同时知道她和幼鸟仍然可以得到充足的喂养。“如果你有一个好的供养者,你为什么要放弃他呢?”金奈德说。

配对的黑背豺互相亲切地问候。图片来源:Michael J. Cohen/盖蒂图片社

东非野生犬科动物

全球野生犬科动物(类似狗的哺乳动物)的社会制度都建立在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上,热带稀树草原的野生犬科动物也不例外。豺狼、蝠耳狐和非洲野犬都选择终身伴侣并形成配对关系。

这三种野生犬科动物每年都繁殖,每年有 10 个月的时间处于怀孕或抚养幼崽的状态。有两个照顾者分担产后护理的负担,可以提高犬科动物的适应性,让更多的幼崽能够独立生存。考虑到配对结合带来的深厚感情,野生犬科动物会年复一年地在一起。

在蝠耳狐和非洲野犬中,是父亲花最多时间与幼崽在一起,除了哺乳之外,他们会进行所有育儿行为。一项研究表明,这种父亲般的行为可能得益于雌性犬科动物不断选择那些照顾幼崽的雄性。

在埃塞俄比亚的森林中,一对小羚羊(Madoqua guentheri)。图片来源:Jesús Gabán/盖蒂图片社

小羚羊

这些小羚羊是社会性一夫一妻制,并与它们的伴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些配对的动物中,失去伴侣造成的创伤可能和人类一样大。海乌拉说,根据对草原田鼠(另一种配对动物)进行的实验,这种损失与焦虑和类似抑郁的行为有关,并可能引起身体上的疼痛感。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羚羊和它们的配对伴侣在一起:一项研究发现,小羚羊配对在一起的时间大约占 64%。然而,当机会出现时,雄性小羚羊并不羞于进行配对外的交配。

对于人类和动物来说,这些关系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无论是浪漫的结合、柏拉图式的友谊,还是与家庭成员的联系,我们彼此之间的每一种关系都很重要。“关系对我们健康的影响程度与饮食、锻炼甚至吸烟相当,”贝尔斯说。“重要的是要有人关心你,也要你关心别人。”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