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与重要的另一半分离不好受。使用轶事证据的研究表明,长期与浪漫伴侣分离会导致焦虑和抑郁加剧,以及睡眠障碍等问题。现在,研究人员正在识别这些行为和生理影响背后的神经化学机制。
在去年秋天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与雌性伴侣分离四天的雄性草原田鼠——分离时间比研究人员之前发现的影响田鼠生理的时间短得多——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并且皮质酮水平升高,皮质酮是啮齿动物相当于人类应激激素皮质醇的物质。与雄性兄弟姐妹分离的雄性没有表现出任何这些症状,这意味着这种反应专门与伴侣分离有关,而不仅仅是社会隔离。当动物接受了一种阻断皮质酮释放的药物时,它们在伴侣分离后不再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证实应激激素是这种反应的根源。
在许多方面,分离似乎类似于戒断。研究表明,在单配偶制动物中,同居和交配会增加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促进情感依恋的激素)的水平,并激活与奖励相关的脑区。埃默里大学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行为神经科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拉里·杨说,因此,当草原田鼠与伴侣分离,即使是很短的时间,它们也会经历类似戒断的症状。“在短期内,我认为[这种机制]创造了一种厌恶状态,以便动物想要寻找它们的伴侣来维持这种联系,”杨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最近一项针对人类伴侣的研究中,犹他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丽莎·戴蒙德观察到轻微的类似戒断的症状,例如易怒和睡眠障碍,以及受试者在分离四到七天后皮质醇的增加。报告对他们的关系有高度焦虑的参与者皮质醇水平的峰值最大,但即使那些报告在分离期间压力和焦虑水平较低的人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皮质醇升高和身体不适。这些结果与杨的研究结果一样,表明分离与皮质醇升高之间存在特定的联系,这意味着阻断皮质醇的药物也可能使那些努力应对伴侣分离的人受益。
研究人员认为,配对关系是从亲子关系演变而来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浪漫依恋感觉如此强烈。相同的神经化学物质——催产素、血管加压素和多巴胺——都与这两种关系有关,并且与亲子和浪漫关系形成和分离相关的行为模式也很相似。“我们认为亲子关系和成人浪漫关系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戴蒙德解释说,“但实际上它归结为相同的功能目的:创造一种心理驱动力,想要靠近另一个人,想要照顾他们,并且抗拒与他们分离。”
未来关于浪漫依恋的研究将侧重于利用杨和戴蒙德等人的研究成果,为与伴侣分离或丧失相关的悲痛以及涉及社会缺陷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注意:本文最初印刷时的标题为“成人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