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莫里斯·赫森森 (Maurice Hershenson) 回答如下
“‘月亮错觉’是最古老的已知心理现象之一;它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埃及。它可能是仍然无法解释的最古老的科学难题。”
“关于月亮错觉有很多误解。接受过物理科学训练的人通常认为这种错觉是真实的,认为月亮在地平线附近看起来很大,是因为大气对光的折射。事实上,确实存在非常小的折射效应,但它不是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有几种方法可以向您自己证明,从月球到达眼睛的光线与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保持不变。例如,如果您在不同高度拍摄月球的照片,您会发现月球的图像大小都相同。我的学生经常向我发送‘巨大’的收获月亮的照片,其中月亮看起来像天空中的一个小点。(在看似壮观的日落照片中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这种错觉对太阳也适用。)打破这种错觉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您的手握成拳头,并通过它观看‘巨大’的地平线月亮。它会立即缩小尺寸。”
“显然,这是一种心理效应。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可能多达 10 种),来自认知心理学到神经生理学等各个领域。”
“我个人的观点是,月亮错觉与产生日常大小-距离感知的机制有关,这是一种基因决定的脑部过程,使我们能够将落在视网膜上的平面图像转化为空间中运动的刚性物体的视图。我认为月亮错觉是当这种机制在不寻常的情况下运行时产生的结果。在正常的感知中,当刚性物体在深度(距离)上移动时,刺激我们眼睛的光图像的视角大小会增大或缩小。大脑会自动将这种变化刺激转换回对深度位置正在变化的刚性物体的感知。”
“当月亮在地平线附近时,地面和地平线使月亮显得相对较近。由于月亮在深度上的视位置在变化,而光刺激保持不变,因此大脑的大小-距离机制会改变其感知大小,并使月亮看起来非常大。”
“月亮错觉的历史和替代解释的细节可以在我的书中找到:《月亮错觉》,莫里斯·赫森森著(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Hillsdale,N.J.,198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