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新冠疫情导致的历史性排放下降不值得庆祝

温室气体减排凸显了大幅限制全球变暖的艰难道路

A car travels along the almost deserted M3 motorway in London.

2020年3月29日,在伦敦西南部弗利特附近的几乎空无一人的M3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行驶时,显示着一条要求人们不要旅行的信息。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1945年,随着二战接近尾声,科学家记录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创纪录下降。他们估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约7.9亿公吨,这一纪录保持了70多年。

然后,2020年到来了。

根据昨天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2020年上半年全球排放量下降了15.5亿公吨,打破了1945年的纪录,并突显了今年冠状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项研究由来自世界各地的43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进行,证实了早期关于疫情对排放影响的研究(气候线,5月20日)。它既突显了病毒导致排放量下降的程度,也突显了世界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所面临的艰难道路。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说法,世界基本上需要在未来十年每年重复2020年的减排量,才有机会在本世纪末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教授史蒂文·戴维斯说:“考虑到疫情对我们所有生活造成的破坏,这似乎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他参与了这项研究。“我们星球脱碳的任务不仅意味着个人行为的改变,还意味着能源结构的改变。”

在短期内,这项研究的最大影响可能在于排放监测本身。研究人员汇编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量实时能源和排放统计数据。

作者将此项努力描述为该领域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该领域传统上依赖于前几年的数据来制定排放估算。

戴维斯说:“疫情确实迫使我们做得更好,找到这些数据来源。”他指出,研究人员计划继续进行排放监测工作。“至关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缩短从决策者实施某些政策到科学界告诉决策者该政策是否对排放产生影响的反馈周期。”

这些数据来源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疫情在全球蔓延过程中减排的地点。今年年初,中国排放量大幅下降,原因是重工业停产和电力需求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大量减少。与2019年相比,1月和2月中国水泥行业的排放量(约占该国工业排放量的22%)总共下降了30%。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恢复活力,水泥排放量开始激增。到4月份,中国水泥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中国经济活动,特别是水泥行业的反弹,有助于解释2020年上半年中国总体排放量相对温和的下降3.7%,即1.87亿吨的原因。

到了春天,疫情已经席卷了美国和欧洲。在那里,减排的故事主要与运输有关。美国运输排放量是美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2020年前七个月下降了24%。与2019年相比,美国总体排放量下降了13.8%,或减少了3.38亿吨,这是全球绝对降幅最大的。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表明,疫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能源系统。随着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夏季开始摆脱病毒,全球排放量正在迅速反弹。研究小组继续监测《自然通讯》研究时间段以外的排放情况。到8月份,他们的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世界排放量减少了14.81亿吨,这表明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些减排量已经被抵消了。

经E&E新闻许可,转载自《气候线》。E&E在www.eenews.net网站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环境新闻报道。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