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丝川上的震动

聚集的卵石指向反复的摇晃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詹姆斯·邦德订购了一颗小行星吗?因为研究人员有一颗他可能会认可的小行星:近地小行星丝川上的微小卵石显示出反复摇晃的迹象。

研究人员报告说,毫米级到豌豆大小的岩石聚集在小行星表面的三个槽中,这表明颗粒像薯片碎屑一样顺坡而下,落到袋子底部。尽管聚集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但反复的摇晃可以通过允许较小的岩石绕过较大的岩石来使其滑动。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太空研究员丹尼尔·谢雷斯说,这一发现暗示了“即使在这个小岩石群上也正在发生事情”。“有地质过程在起作用。”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该观察结果来自日本宇宙探测器隼鸟号拍摄的丝川特写照片,隼鸟号于 2005 年 11 月两次在小行星上着陆。研究人员正在仔细检查这些图像,等待隼鸟号带着希望获得的丝川尘埃样本返回。

这颗小行星本质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岩石团,直径不到 500 米。它的重力比地球弱 5000 多倍,因此即使是来自厘米大小岩石的碰撞也足以摇晃整个小行星,并导致其表面的岩石跳跃,谢雷斯及其同事在本周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指出。

东京大学和图森行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宫本秀昭说:“丝川是微重力下颗粒摇晃的天然实验室。”

但谢雷斯指出,其他效应也可能导致岩石向下滑动,包括小行星在靠近地球时或在可能较早的阶段(小行星由彼此环绕运行的两块碎片组成)中重力的变化。

在其他下坡运动的迹象中,豌豆大小的颗粒倾向于侧向指向,好像它们一直在滚动,而巨石后面堆积着小颗粒,这意味着大岩石阻碍了小岩石的运动。

杜克大学的颗粒材料研究员罗伯特·贝林格说,考虑到小行星微弱的重力,其岩石的明显运动“非常引人注目”。

他说,与地球现象(例如所谓的“巴西坚果效应”,其中较大的坚果会升到一罐混合坚果的顶部)相比,“摇晃的方法相当新颖”。“你不会想象在摇晃你的坚果罐头时摇晃整个地球。”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