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穿梭太空可能留下“恒星”凝结尾迹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产生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彼得·麦卡洛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罗伯特·本杰明可能目睹了白矮星穿梭星际空间留下的尾迹的第一个例子,这是天文学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预测到的现象。这个 Y 形的细丝,类似飞机的凝结尾迹,长度约为 2.5 度。它于 1997 年首次在大熊座的大北斗附近被发现,研究人员怀疑这条尾迹距离地球约 300 光年。他们在《天文期刊》的九月刊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麦卡洛说:“我们认为,这条气体尾迹是由白矮星或其他低光度源快速穿过局部星际介质,并留下电离尾迹产生的。” “问题是我们尚未确定来源。” 白矮星虽然比行星大得多,但显得非常暗淡。不过,麦卡洛指出,“细丝的较大角尺寸也表明它离我们很近,因此我们应该能够识别出是什么创造了它。 罪魁祸首可能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却没有认出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