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学家在苏格兰一处遗址发现的铸铅弹丸表明,大约1800年前,罗马军队使用“啸叫”的投石弹作为对抗野蛮敌人的“恐怖武器”。
这些弹丸每个重约1盎司(30克),每个都钻有一个0.2英寸(5毫米)的孔,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孔的设计是为了使飞行的弹丸发出尖锐的嗡嗡声或啸叫声。
这些弹丸最近在苏格兰西南部的伯恩斯沃克山被发现,公元二世纪时,罗马人曾在这里对山顶堡垒的当地防御者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查看罗马战场和投石弹的照片]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苏格兰历史学会Trimontium Trust的考古学家约翰·里德表示,这些孔将弹丸变成了“恐怖武器”,该学会正在指导对伯恩斯沃克山遗址进行的50年来首次重大考古调查。
“你不仅仅是有这些无声但致命的弹丸飞过;它们还会发出一种声音效果,让防御者的头保持低姿态,”里德告诉《生命科学》。“每支军队都喜欢比对手有优势,所以这是一种在投石弹排列上巧妙的优势。”
啸叫的弹丸也比典型的投石弹小,研究人员认为,士兵可能会在投石索中使用多个弹丸——投石索由两条握在投掷手中的长绳组成,绳子上连接着一个装弹药的袋子——这样他们就可以一次投掷多个弹丸攻击目标。
里德说:“你可以很容易地以三到四个一组射击它们,这样你就可以获得霰弹枪的效果。” “我们认为它们是用于近距离的小规模冲突,用于非常接近敌人。”
在欧洲的罗马军队战场遗址中,投石弹和石块是很常见的发现。里德说,最大的通常呈柠檬状,重量可达2盎司(60克)。
在伯恩斯沃克山和苏格兰的其他遗址也发现了形状像橡子的较小弹丸——罗马人认为橡子是幸运的象征。
里德说,在伯恩斯沃克山发现的铅制投石弹中,大约有20%钻有孔,这代表了为一次袭击准备足够弹药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他说:“做这个太费劲了,就为了把它们扔出去。”
投石武器的秘密
里德说,在其他罗马遗址中没有发现啸叫的投石弹,但在公元前二世纪和三世纪的希腊战场遗址中发现了带有冲孔的陶瓷投石弹。[照片:发现古代罗马堡垒]
他说,许多考古学家认为希腊弹丸上的孔是毒药的容器。
但是在使用大约100个啸叫弹丸的复制品进行的投掷实验中,里德发现它们作为有毒武器几乎没有用处。
“这些孔太小了,而且不能保证它们会穿透皮肤,”里德说。“而且它们在弹道方面也不如大弹丸:它们飞得不远,飞得不快,也没有相同的动量[与较大的投石弹相比]——所以为什么要只在小弹丸上钻毒药孔呢?”
里德的兄弟是一位热衷的渔民,当他建议这些弹丸被设计成在飞行中发出声音时,他对它们的可能用途提供了一些见解。
里德开玩笑说:“我说,‘别傻了,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不是考古学家。’然后他说,‘不,但我是一名渔民,当我用带有像那样的孔的铅坠抛线时,它们会发出啸叫声。’”
里德说:“突然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就是它们的用途。它们是用来发出声音的。”
在专家手中致命
在罗马人袭击伯恩斯沃克山时,投石索主要由辅助部队(“auxilia”)的专业部队使用,这些部队被招募来与罗马军团并肩作战。
其中最令人恐惧的是来自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手,该群岛位于西地中海西班牙附近,他们在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为罗马将军朱利叶斯·凯撒入侵英国的失败行动而战。
里德说:“这些人是专业的投石手;他们一生都在做这件事。”
在专家的手中,一个沉重的投石弹或石块可以达到高达100英里/小时(160公里/小时)的速度:“最大的投石石块非常强大——它们真的可以把你的头顶掀掉,”里德说。
伯恩斯沃克山位于被称为罗马堡垒和被称为哈德良长城的堡垒和城墙线以北数英里处,哈德良长城是在哈德良皇帝在公元117年至138年统治期间建造的。
里德说,罗马人对伯恩斯沃克山堡垒的袭击可能是哈德良皇帝的继任者安敦尼·庇护皇帝下令的军事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征服长城以北的苏格兰。
里德说:“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对山顶的全面攻击,以向当地人展示如果他们反抗会发生什么。”
但是苏格兰部落顽强反击了20多年,在公元158年,罗马人放弃了征服北方的计划,并将他们的军团撤回了哈德良长城。
里德说:“苏格兰在许多方面都像阿富汗。” “地形非常荒凉,当然,你越往北走越是如此,而且孤立和漫长的补给线会使为那么北的军队提供服务变得困难。”
版权所有 2016 LiveScience.com, a Purch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材料不得出版、广播、改写或再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