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冥想有效的证据在哪里?

一组科学家认为,这种无处不在的缓解压力和疼痛的技术,其背后几乎没有科学证据支持。

Silhouette of woman

Christian Gertenbach,Unsplash

正念的概念包括专注于你当下的处境和精神状态。这可以意味着对你的周围环境、情绪和呼吸的觉察——或者,更简单地说,享受每一口美味的三明治。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已将正念练习与一系列惊人的潜在健康益处联系起来。

大量研究声称,关注你周围的世界可以提供一种幸福感。多份报告将正念与认知功能的改善联系起来。一项研究甚至表明,它可能保护我们染色体末端的端粒,这些端粒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然而,许多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冥想专家担心,炒作正在超越科学。在《心理科学展望》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15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警告说,尽管正念很受欢迎且被认为有益处,但关于正念的科学数据却严重不足。作者写道,许多关于正念和冥想的研究设计都很糟糕——由于对正念的实际定义不一致而受到损害,并且常常没有对照组来排除安慰剂效应。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篇新论文引用了2015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上的一篇综述,该综述报告称,只有约9%的基于正念的干预研究在包含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进行了测试。作者还指出了多项大型安慰剂对照的荟萃分析,这些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正念练习通常产生的结果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一项对47项冥想试验的2014年综述(总共包括超过3500名参与者)发现,基本上没有证据表明在增强注意力、减少药物滥用、帮助睡眠或控制体重方面有益处。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尼古拉斯·范·达姆(Nicholas Van Dam)是墨尔本大学心理学科学领域的临床心理学家和研究员,他认为正念的潜在益处正被夸大其词所掩盖,并被过度推销以获取经济利益。仅在美国,正念冥想和培训现在就是一个价值11亿美元的产业。“我们的报告并不意味着正念冥想对某些事情没有帮助,”范·达姆说。“但科学的严谨性尚未达到可以做出这些重大声明的程度。”他和他的合著者还担心,截至2015年,只有不到25%的冥想试验包括监测干预措施的潜在负面影响,他希望随着该领域的向前发展,这个数字能够增长。

范·达姆承认,一些好的证据确实支持正念。2014年的分析发现,冥想和正念可能对焦虑、抑郁和疼痛有适度的益处。他还引用了2013年发表在《临床心理学评论》上的一篇关于基于正念的疗法的综述,该综述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这项综述的意图和范围是值得欢迎的——它旨在为这个新兴领域引入严谨性和平衡,”英国牛津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威廉·库伊肯(Willem Kuyken)说,他没有参与新报告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基于正念的计划似乎是可以接受且有希望的,但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严格的试验。”

《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两项试验也支持正念练习。第一项研究发现,类似正念的注意力训练可以减轻自我感知的压力,但不会降低皮质醇(一种常用的衡量压力水平的生物指标)的水平。另一项试验将类似正念的注意力训练与前额叶皮层厚度的增加联系起来,前额叶皮层是一个与复杂行为、决策和塑造个性相关的脑区。作者呼吁进一步研究这些发现可能在临床上意味着什么。

范·达姆认为这两项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可靠的。然而,他指出,这两项研究也代表了该领域更大的问题——缺乏标准化。多年来,人们对各种类似正念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使得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变得困难。

正念植根于佛教思想和理论。在西方,它在20世纪70年代由马萨诸塞大学教授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推广开来,他是一位认知科学家,创立了该大学的减压诊所和正念医学中心。卡巴金开发了他所谓的“基于正念的减压疗法”,这是一种针对各种通常难以治疗的疾病的替代疗法。到21世纪初,正念的概念在流行度上迅速膨胀。它很快就有了许多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治疗方法。“我们在文章中特别评论说,许多人继续开发新的干预措施,而没有充分评估那些已经实施的措施,”范·达姆说。“我认为这些研究虽然设计良好,但可能属于与我们已有的研究略有不同的类别,这妨碍了我们真正了解是否可以将这些结果用作其他基于正念的实践[有效性]的证据。”

正如范·达姆和他的合著者所写,“[对于‘正念’]既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技术定义,也没有对它所指的潜在概念的详细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总的来说,我怀疑许多健康承诺将无法兑现,主要是因为疗法、手机应用程序和其他干预措施在没有经过充分严格的测试和适当实施的情况下就被匆忙推向市场,”他说。“但鉴于我们迄今为止所看到的,我怀疑可能会积累证据支持正念练习对焦虑、抑郁和压力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

布朗大学正念中心行为和社会科学教授兼主任埃里克·卢克斯(Eric Loucks)没有参与新论文的研究,他也认为正念有多种定义。但他认为,将丰富的精神概念引入标准化的框架以进行测试和指导患者,这其中的棘手之处可能很难解决。

“如果考虑到正念在佛教中的根源,那么定义正念的一个要素是……佛陀建议,对‘正念’等概念的描述就像手指指向月亮,”他解释道。“重要的是不要将手指与月亮混淆。人们对正念的理解总是会存在差异。这是一种个人体验。”

 

Bret Stetka 是一位居住在纽约市的作家,也是Medscape Neurology(WebMD的子公司)的编辑主任。他的作品曾发表在《连线》、《NPR》和《大西洋》杂志上。他于2005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斯特卡于2022年去世。

更多作者 Bret Stetka 的文章
SA Mind Vol 29 Issue 1本文最初以“正念冥想有效的证据在哪里?”为标题发表于SA Mind 第29卷第1期 (), 第20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118-2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