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直是一个多疑的社会,以迫害虚构的颠覆分子而闻名,从女巫到躲在床底下的共产主义者。但是,当虚假信息专家一致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阴谋论的黄金时代时,那段可怕的历史几乎显得古色古香。正如您可能听到的那样,这场运动甚至将流行偶像泰勒·斯威夫特和2024年大选卷入其中,而这仅仅是这个时代的最新归谬法。
目前发生了很多事情。不明飞行物现在已成为主流,而大脚怪获得国会听证也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都认识有人喋喋不休地说气候变化是骗局,2020年大选被窃取,或者疫苗中含有微芯片。正如美联社1月份指出的那样,“阴谋论及其信奉者似乎在政治和文化中扮演着过分重要的角色。”
斯威夫特无疑会同意。根据右翼媒体评论员和政治人物的说法,这位全球流行偶像正处于五角大楼阴谋的中心,该阴谋旨在操纵超级碗并帮助乔·拜登再次当选。这个荒谬的阴谋论叙事——选举否认者现在公开为旧金山(!) 49人队而不是中西部的堪萨斯城酋长队在超级碗中加油——最近在互联网上爆火,并受到了吉米·坎摩尔、周六夜现场和一个拜登政府官员的嘲笑,这位官员告诉Politico,“这一切的荒谬性令人难以置信。”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也许是这样,但追踪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学者表示,这个病毒式传播的故事源于MAGA媒体生态系统中熟悉的剧本。“这是一种争取参与的方式,”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琼·多诺万告诉NPR,支持特朗普的评论员正试图抓住并利用其受众的注意力来赚钱。
正如现在的孩子们所说,百分之百正确。但同样的激励机制也激励了整个媒体领域的声音,例如CNN和MSNBC,报道(并翻白眼)荒谬的斯威夫特阴谋论叙事,所有这些都将其推向了主流。与此同时,整个周期在社交媒体上被算法放大,而我们大多数人正是在社交媒体上得知了这种疯狂行为。这种反馈循环是一台阴谋论传播机器,也是感觉美国人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古怪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这是真的吗?是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人陷入阴谋论?学者们说不是。在2022年Plos One民意调查结果研究中,例如,社会科学家表示“我们没有观察到支持阴谋论或普遍阴谋论思维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有所增加的证据。” 很高兴知道这一点。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将阴谋论的公开泛滥归咎于技术,它将更多的阴谋论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谷歌Jigsaw的分析引用了包括2019年阴谋论研究在内的研究,指出:“即使对阴谋论的信念没有变得更加普遍,[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和图片论坛——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理论的发展和传播方式。”
麦吉尔大学的科学传播者乔纳森·贾里写道,这本身就令人担忧:“互联网可能不会将大量人转变为相信宏大阴谋论,但如果它促进了他们的集结,那么在现实世界中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相当大的。”
危险,特别是当与政治煽动相结合时,在1月6日国会大厦暴乱中成为了现实,这场暴乱是由特朗普否认选举结果这一彻头彻尾的阴谋论煽动的。如果这还不够糟糕,那么这位前总统及其支持者随后就这个臭名昭著的日子实际发生的事情所作的虚假陈述,现在已经扭曲了许多共和党选民的现实,其中大多数人在民意调查中表示2020年大选是舞弊的。事实证明,不断涌入公共领域的政治框架下的阴谋论,可能对民主不利。
这对人们的健康和福祉绝对有害。2020年在纳什维尔引爆炸弹炸毁41栋建筑物的那个人相信爬行动物外星人正在统治世界。然后是受有毒阴谋论言论煽动的可怕个人行为,例如匹兹堡犹太教堂2018年发生的枪击案以及最近一名联邦雇员被其子斩首的事件。
这并不是要将阴谋论信徒病态化,无论如何,他们很难被归类。远古外星人的爱好者和“地球是平的”论者,例如,似乎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另类现实中。话虽如此,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试图解读典型阴谋论者的形象。凌晨3点带着夜视镜在51区外蹲守的那个人和痴迷于匿名者Q的数字战士之间,是否可能存在一套共同的特征?
研究结果往往各不相同。一些阴谋论信徒有病态的好奇心。另一些人则有潜在的焦虑问题。但是,根据2023年对170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最容易被阴谋论吸引的人具有某种心理社会特征的组合:典型的阴谋论者强烈依赖直觉,持有奇怪的信念,感知到对其自身环境的威胁,并且对他人怀有对抗和优越感。这听起来可能像你认识的某个人,或者在电视上、广播里听到过的人,或者最近得知尽管四年前无可争议地输了,但还是再次竞选高级职位的人。
该怎么办?心理学家最近的一项评论总结道,治疗阴谋论观点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培养分析性思维或教授批判性思维的干预措施”。
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也许刚刚宣布发行新专辑的泰勒·斯威夫特能够胜任教授这些课程。“骗子会继续骗,”她曾令人难忘地观察到。“我甩掉它们。” 一首合适的夏日热单可能是我们今天向广大受众传递一点批判性思维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