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竞赛中,中国正在做出大胆的承诺。一位中国卫生官员公开承诺,有效的冠状病毒疫苗将在年底前上市。中国还承诺与十多个国家,特别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低收入国家分享其疫苗。但是,即使疫苗很快准备就绪,一些科学家质疑中国是否能够生产足够的剂量来履行其国际承诺,以及与个别国家达成协议是否是确保公平分配疫苗的最佳方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生物安全专家武桂珍上个月告诉中国官方媒体,上海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研发的两种疫苗将于11月或12月上市。这些疫苗正在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秘鲁和阿根廷在内的国家进行测试。
10月9日,中国还宣布加入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COVAX),这是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努力的合作项目,旨在为最脆弱的人群和医护人员,特别是贫穷国家的医护人员提供20亿剂疫苗。约有80个富裕的“自筹资金”国家承诺支持该倡议,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除外。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将承诺提供资金还是疫苗,以及提供多少。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中国疫苗制造商已经开发了四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后测试阶段的约十几种领先的候选疫苗。 尚无疫苗完成至关重要的 III 期试验,而 III 期试验是牢固确立安全性和有效性所必需的。 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和国外的数十万人根据被称为紧急使用授权的政策接种四种中国候选疫苗之一。 这些疫苗包括国药集团开发的疫苗,以及北京科兴疫苗制造商开发的一种疫苗和天津康希诺生物公司开发的另一种疫苗。
科学家表示,该国的药品监管机构(隶属于卫生部)需要等待强有力的试验数据,以表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然后才能批准疫苗全面上市。
在给《自然》杂志的电子邮件中,武桂珍表示,卫生部将在等待大型试验结果后批准疫苗销售。 “在此之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她说。
在中国境外,人们对中国成功的疫苗即将上市抱有很高的期望。 组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的试验的 Laboratorio Elea Phoenix 科学主任爱德华多·施皮策 (Eduardo Spitzer) 表示,国药集团在阿根廷进行的大规模试验于上个月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媒体报道。“我们正在尽可能快地工作,但不会降低从试验中获得的数据质量。”
需求和供应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五月份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表示,中国的疫苗将是“全球公共产品”,中国已承诺与之分享疫苗的国家名单持续增长。 但科学家们质疑疫苗制造商是否有足够的剂量来履行这些承诺。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包括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的政府领导人公开承诺,将使中国疫苗能够为菲律宾、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和老挝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所用。
中国疫苗制造商还与正在进行疫苗测试的国家达成了协议。 科兴公司有一种疫苗正处于 III 期试验阶段,并表示结果应在 11 月底之前公布,该公司已达成协议向受灾严重的巴西圣保罗交付 6000 万剂疫苗,并承诺在 3 月之前向印度尼西亚交付 4000 万剂疫苗。 施皮策表示,国药集团为阿根廷提供疫苗的协议细节是保密的。
中国政府新冠疫苗工作组负责人郑忠伟上个月表示,中国到今年年底将有能力生产 6 亿剂疫苗,明年将达到 10 亿剂。 但鉴于中国人口为 14 亿,其中大多数人尚未接种疫苗,这将不会留下太多剂量可供出口。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流行病应对部门负责人克劳斯·施托尔 (Klaus Stöhr) 说,这些数字加起来不对,他已退休 15 年。“除非做出将疫苗运往海外的政治决定,尽管中国国内仍然存在疫苗需求,否则中国可用的剂量数量将远远不足以允许出口,”他说。
首尔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杰罗姆·金表示,中国也可能利用其与个别国家的交易来获得未来的政治或经济影响力。 “那将是令人遗憾的,”他说。
但金赞扬了中国加入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的决定。 “当习近平说他将使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时,他说对了话。 加入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将这些话语变为行动,”他说。
如果中国承诺提供疫苗剂量,则需要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的批准。 目前,四种领先的中国候选疫苗均未列入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支持的疫苗名单。 如果中国提供疫苗,它还必须提高其产能。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金说。
安全第一
基尼和其他科学家说,在中国疫苗接种给更多人之前,需要牢固确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他们还批评国药集团声称其广泛的紧急使用规定下的疫苗接种表明其两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该公司表示,即使没有提供任何数据来支持这一说法,在出国前往受冠状病毒影响的国家之前接种疫苗的数万人中也没有感染病例。
法国巴黎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机构 INSERM 的疫苗研究员玛丽-保勒·基尼 (Marie-Paule Kieny) 说,“我个人不会相信这些结果”。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儿童医院的疫苗研究员保罗·奥菲特 (Paul Offit) 说,很难从这些观察中得出结论,因为存在很强的偏倚风险。 接种疫苗的患者可能会认为他们出现的任何类似流感的症状都不可能由 SARS-CoV-2 感染引起,因此不会报告这些症状。 奥菲特说,“他们可能只是认为,‘我已经接种了疫苗,所以可能没什么’”。
国药集团没有回复《自然》杂志的置评请求。
在回应《自然》杂志关于是否可能根据这些初步数据批准疫苗的问题时,武桂珍表示,这些数据仅是监管机构用于评估疫苗的证据中的“一小部分”。 她说,“还需要获得 III 期临床试验的有效数据,以全面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武桂珍说,紧急使用计划从小规模开始,自 7 月以来逐步扩大。 她说,已经接种疫苗的人正在受到密切监测,以观察不良反应,并被告知继续努力避免接触病毒。
施托尔说,关于领先疫苗试验的公开信息有限,这让人对这些努力产生怀疑。 “这很遗憾,因为我知道中国的许多同事一直在以最高的科学和医疗标准工作,”他说。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20 年 10 月 8 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