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一致:同步运动的普遍吸引力

对花样游泳和其他群体仪式的解释

曾几何时,士兵们列队成行投入战斗。他们会排成队伍,以整齐的队形向敌人行进,手持长矛、刺刀或其他近战武器。敌人也会这样做。这些训练有素的队伍中,一方会比另一方杀死更多的士兵——并赢得战斗。

很久以前,火器的进步就使得行军队形变得过时。它对机关枪和游击战根本不起作用。然而,世界各地的军队仍在为此类过时的战争进行训练。事实上,军队继续高度重视永远不会在战场上使用的精确性和同步性。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高中会有军乐队?为什么教堂会有合唱团?也许最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花样游泳?同步运动、吟唱和歌唱中到底有什么普遍的吸引力?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联结和兴奋
多年来,人类学家和文化历史学家对同步性提出了各种理论,大多与群体凝聚力有关。例如,一种理论认为,不同的社群从实际的身体同步——或“肌肉联结”——中受益,这可以建立群体凝聚力。另一种观点是,同步活动会导致“集体兴奋”——打破自我与群体之间界限的积极情绪。

但是,这些理论都没有得到证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不完整。肌肉联结或许可以解释第14步兵团的凝聚力,但那些家伙似乎并不兴奋——不像狂欢节的狂欢者那样。而粗大的运动协调并不能解释藏传佛教僧侣几乎静止不动的吟唱。心理学家正在寻找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同步性的吸引力。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奇普·希思和研究生斯科特·S·威尔特姆斯提出了一种观点,即所有同步性——运动和声音,以及两者结合——都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其演变是为了群体的经济利益。有节奏的舞蹈、行进和吟唱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搭便车者的问题——即社区成员通过索取但不贡献来损害集体利益。肌肉联结和集体喜悦只是这种更根本的经济仪式的副产品。

希思和威尔特姆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检验这个想法。在最简单的版本中,研究人员带领几组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校园里散步;有些人齐步走——基本上是行军——而另一些人则像平常人一样散步。后来,在受试者认为实验结束后,心理学家给他们做了弱连接测试,其中每位志愿者选择自私或合作,这取决于他或她预期其他人会怎么做。该测试衡量的是其他人将集体置于自身之上的期望。

行军者比散步者表现得更合作。他们还表示,他们比散步者感觉更“联系紧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没有报告感到更快乐,这表明积极情绪对于提升群体凝聚力来说不是必要的。

心理学家想要对他们的想法进行更细致的测试。众所周知,共同身份感和共同命运感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但研究人员想看看同步性是否能在此感觉之上做出贡献。他们做了一个相当精细的测试来找出答案。他们让学生执行需要与他人进行不同程度协调的任务——移动塑料杯。在做这件事时,受试者通过耳机收听《哦,加拿大》。请记住,这些参与者来自斯坦福大学(因此通常是美国公民),因此加拿大国歌可能对他们没有情感共鸣;这仅仅是一种同步行为。

所有学生都拿到了歌词副本。有些人一边唱歌,一边有节奏地移动杯子,而另一些人只是齐声唱歌或默默地阅读歌词。还有一些人以不同的节奏唱歌和移动——有点像一个非常糟糕的舞者与音乐不合拍地移动。

然后,研究人员给他们做了同样的弱连接测试,只是这次涉及真金白银。和以前一样,那些体验过同步性的人比那些没有体验过同步性的人更具有经济合作性。糟糕的舞者是糟糕的公民,但身体运动在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影响;合唱歌手无论是否摇摆,都表现出无私精神,这表明肌肉联结(与快乐一样)对于获得期望的群体凝聚力来说是不必要的。摇摆可能令人愉快,但集体歌唱就足够了。

尊重的象征
斯坦福大学团队再次进行了这个《哦,加拿大》实验,并使用了另一个类似的测试,称为公共物品博弈。参与者使用代币,选择是为公共资金池做出贡献还是为自己的私人储蓄账户存款。在游戏中,自私自利的回报更高,尽管如果每个人都无私地行动,群体会获得更多好处。研究人员得到了与之前相同的结果,但有趣的发现是,在游戏的几个回合中,合唱歌手增加了他们对群体的贡献,为自己留下的钱减少了。他们在最后一轮给社区基金的钱比第一轮多得多,这表明同步性具有持久且不断增长的影响。

合唱歌手还表示,他们感觉自己更像是团队的一份子。他们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有更多的共同点,并且他们对他们更加信任。有趣的是,正如《心理科学》杂志一月号报道的那样,他们最终也赚了更多的钱,因为他们分享了群体的赏金。

同步仪式非常强大——以至于它们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赋予某些群体竞争优势,甚至可能导致某些文化蓬勃发展,而另一些文化则灭绝。因此,难怪这种强大的冲动仍然根深蒂固于当今的教堂和军队中——是的,甚至可以解释花样游泳。

注:本文最初印刷时的标题为“全体一致”。

(延伸阅读)

  • 同步与合作。斯科特·S·威尔特姆斯和奇普·希思,《心理科学》,第20卷,第1期,第1-5页;2009年1月。

SA Mind 第20卷 第2期本文最初以“我们只是人类:全体一致”为标题发表于SA Mind 第20卷 第2期(),第66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409-66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