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2013 年,一份重要的联合国报告就强调拥有手机的人比拥有冲水马桶的人还多。今天,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来创建比使用WEIRD(西方、受过教育、工业化、富裕和民主)研究参与者(换句话说,典型的美国大学生)进行的研究更具代表性的全球人口数据池。
此外,您能估计一下普通人一天触摸手机多少次吗?答案约为3,000 次。
通过汇总和分析每天数十亿人每次触摸以及每次对话(口头或书面)的内容,我们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画卷可以越来越多地被编织在一起。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此类数据已被证明在弥合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研究空白方面非常宝贵,它收集了来自人们自然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在典型实验室的人工环境中的真实世界、“生态有效”的信息。此外,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将客观的定量数据带给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人员。大多数研究仍然试图根据患者有偏见的主观报告来量化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评估。
神经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正在努力开发针对各种疾病的更早期和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疗法和针对普通大众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数据可以通过主动方式(您输入的内容)和被动观察(您的输入方式)来获取。所有这些研究都可以使用嵌入在智能手机和其他个人设备中的廉价传感器进行。
一旦掌握了这些丰富的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将提供机会来快速分析从这些传感器获得的大量数据集,从而制定诊断、开发治疗方案,甚至预测个人和整个社区的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
鉴于精神健康状况的生物标志物和诊断标准仍然稀少且不明确,从收集的数据中辨别出的节奏和模式为精神健康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窗口。最终目标是为地球上八十亿人的大脑提供普遍获得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个性化治疗的机会,通过合乎道德地采用技术来实现更好的精神健康。
数字技术开始复兴沉寂的精神病学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商业级技术和数据集,并帮助将这些发现应用到医疗保健实践中,速度比通常 17 年的滞后时间快得多。简而言之,数字精神病学可以使应用研究民主化,因为公民选择使用应用程序来自我管理他们的精神健康和自我保健,并同意与研究人员和数字开发人员分享他们的数据。
虽然存在巨大的机遇,但我们也看到了棘手的伦理问题。谁将有权访问数据,以及出于什么目的?应用程序和设备用户并不总是知道他们正在共享哪些数据以及与谁共享。开发人员、伦理学家、公民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利益和风险、数据保护和隐私、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的准确性、知情同意协议等方面的权衡问题。
但机会是真实存在的。每部智能手机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位智能手机用户都是一位未来的科学家。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