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世界迎来了一位最不可能的明星:一只家猫大小的灵长类动物的化石遗骸,它生活在4700万年前,位于今天的德国雨林中。这个标本是一只雌性幼年个体,代表了科学上的一个新属和新种,Darwinius masillae,尽管揭开它面纱的、精通媒体的研究人员很快就给了它一个用户友好的昵称,艾达 (Ida)。在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中,一个网站、一本书和一部历史频道纪录片的发布时间与描述她的科学论文在PLoS ONE上发表的时间相吻合,艾达的重要性被明确地描述为我们人类与我们的灵长类亲属之间缺失的环节。在新闻报道中,团队成员称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圣杯”和“罗塞塔石碑”。
精心策划的活动取得了回报,艾达登上了无数报纸的头版头条,并在早间(和晚间)新闻节目中亮相。《人物》和 Gawker 等八卦媒体也注意到了她。谷歌还在主搜索页面上的徽标中加入了她的图像,为期一天。
但是,许多外部专家批评了这些说法。艾达不仅太古老,无法揭示任何关于人类进化的信息(最早的假定人类祖先只有七百万年的历史),而且她甚至可能与包括猴子、猿和我们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家族树中所谓的类人猿分支关系不密切。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类人猿(也称为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主流观点认为,一群被称为眼镜猴型动物的生物孕育了类人猿。然而,一些权威人士认为,类人猿反而起源于一群已灭绝的灵长类动物,称为兔猴型动物。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艾达登场。奥斯陆大学古生物学家约恩·H·胡鲁姆 (Jørn H. Hurum) 及其团队将艾达归类为兔猴型动物,并认为她也表现出许多类人猿的特征,例如她门牙的匙状形状、第二趾上没有所谓的梳理爪以及部分融合的下颌骨。他们认为艾达可能位于通往类人猿的谱系上,从而将该群体和兔猴型动物联系起来。
批评者赞同艾达是兔猴型动物,但他们对所谓的与类人猿的联系提出异议。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罗伯特·马丁 (Robert Martin) 指责说,一些用于将艾达与类人猿对齐的特征实际上并不支持这种关系。例如,下颌骨的融合在最早的明确的类人猿中并不存在,这表明它不是该群体的祖先特征。此外,该特征已通过趋同进化在包括一些狐猴在内的几个哺乳动物谱系中独立出现。马丁进一步指出,艾达也缺乏类人猿的一个决定性特征:眼窝后部的骨壁。“我完全相信达尔文猿与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没有任何关系,”他宣称。
杜克大学古生物学家理查德·F·凯 (Richard F. Kay) 坚持认为,兔猴型动物“与现存灵长类动物中的链鼻猴类群有关,其中包括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狐猴以及来自非洲和亚洲的丛猴[婴猴]和懒猴。”他补充说,尽管作者提出了相反的说法,“但它们绝对不在通往现存猴子、猿和人类的直接谱系中。”凯和其他人认为,来自中国的原始灵长类动物始新猴比达尔文猿更适合作为类人猿的祖先。
如果批评者是正确的,那么艾达与类人猿(以及人类)的起源问题无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价值。与仅从化石牙齿和下颌骨中得知的始新猴不同,艾达非常完整。她的整个骨骼都保存完好,还有她最后一餐的痕迹以及她的身体轮廓和毛皮的印记。胡鲁姆的团队已经推断出,艾达擅长在她雨林家园的树木中奔跑和跳跃,她成长得相对较快,她以树叶和水果为食,而且她可能是夜行动物。
对化石的进一步分析无疑将揭示更多关于这种古代灵长类动物的生活和时代的信息。也许它们还将阐明她在家族树中的位置。
注:本文最初印刷时的标题为“弱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