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倾向于偏爱。心理学研究充分证明了这种偏见,其中包括“光环效应”:如果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我们就更倾向于积极地看待他们不相关的特征。还有“亲和力偏见”,指的是我们如何被背景或特征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
现在一项研究表明,认知偏差可能会深刻地影响我们最基本的学习和记忆过程。“我们展示的不是人们存在偏见;这一点我们已经有点知道了,”瑞典隆德大学的心理学家、新研究的合著者伊内斯·布拉茂说,这项新研究发表在《通讯心理学》上。“我们给出了人们为何存在偏见的解释。基本的机制可能是,我们更倾向于根据我们喜欢的人提供的信息来扩展我们的知识。” 这种偏见可能有助于解释人们如何形成强烈两极分化的观点。
研究参与者首先从随机面孔图像中选择“队友”和“对手”,依据是他们对这些面孔的喜欢或不喜欢。然后,他们为每个选择的面孔创建了虚构的角色,赋予队友他们喜欢的特征和身份,赋予对手他们不喜欢的特征和身份。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接下来,参与者观看了每个人物面孔的图像,这些图像设置在风景或其他背景中,旁边放着常见的家居物品,就好像这个人正在向参与者“展示”该物品。之后,参与者试图匹配共享相同背景的物品——这次没有显示面孔。这测试了他们通过一种称为记忆整合的过程学习新信息的能力:将多个过去事件的记忆联系起来以做出新的推论。当连接最初由他们喜欢的人物“呈现”的物品时,参与者做得明显更好,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我们在如何将先前学到的信息与新的、部分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方面存在根本的偏见。
研究作者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展示人们的观点如何变得高度两极分化且日益极端。如果我们倾向于主要基于从有限数量的我们喜欢的人那里学到的东西来构建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的相似之处——这些信念可能会保持不变,导致观点狭隘。
纽约城市大学的心理学家查尔斯·斯通说,这项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超越图像,用现实世界的事件来测试学习。“这可能对人们如何推断并联系有关其世界观的信念的点点滴滴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未来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