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新冠疫苗加强针之前,先为全世界接种疫苗

仅有不到0.5%的疫苗剂量被分配给了生活在低收入国家的人们

A crowd of people line up on sidewalk outside a colorful building.

2021年8月27日,在科特迪瓦阿比让进行的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活动中,人们在阿贾梅主市场排队接种辉瑞新冠疫苗。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本月底,每个国家至少有10%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 其目标是到年底将这一数字提高到40%,到2022年年中提高到70%。

可悲的是,这些目标几乎没有实现的机会。截至9月中旬,全球已接种超过58亿剂新冠疫苗,其中绝大多数(约80%)流向了生活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人们。 仅有不到0.5%的剂量流向了低收入国家的人们。

这种巨大的差距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目前可用的疫苗供应大部分被少数国家买断,而不是通过诸如“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等全球机制公平分享。“新冠疫苗实施计划”由世卫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旨在为有需要的国家开发和分发新冠疫苗。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方式是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属于20国集团(G20)的国家——未能承诺公平分配这项全球公共卫生产品,而是选择优先考虑为其国内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提供加强针。 在这里,我们必须区分给部分人接种两剂疫苗的第三针和给所有人接种的加强针。第三针应该给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接种,例如那些没有足够抗体来保护自己的器官移植接受者。

相比之下,加强针是给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接种的,目的是提高免疫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年底前暂时暂停接种加强针。 我们认为需要更多数据来确定哪些人群可能需要加强针以及何时需要。我们现在拥有的数据不支持在普通人群中接种加强针。

一些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会下降,对感染的疗效也会降低。但是,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在预防重症、住院或死亡方面的保护作用会显著下降。此外,过早或过于频繁地广泛接种加强针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这也会对疫苗的接受度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们认为需要更多数据来使关于加强针的政策能够以科学为依据。必须进行研究,以确定使用与最初接种的疫苗不同的疫苗作为加强针是否更好,是否可以使用部分剂量,哪些人群(例如老年人)需要这些针剂,以及应该多久接种一次。目前,当全球数十亿人甚至还没有接种第一剂疫苗时,给可能实际上不需要加强针的人接种加强针是毫无意义的。这数十亿人包括奋战在这场大流行前线的医护人员。优先为所有这些人接种疫苗将防止无数人死亡。当务之急是全球目标应该是在每个国家/地区(而不仅仅是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向优先人群提供高覆盖率的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

如果20国集团国家现在与“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分享其疫苗供应,它们可以立即分配给92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虽然“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已与几家制造商达成了协议,并且正在开发一系列广泛的疫苗,但各公司正在优先向高收入国家销售。出口限制、原材料短缺以及公司之间合同缺乏透明度意味着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的供应量远低于预期。最近的更新显示,今年预期供应量减少了25%。 即使预期的14亿剂疫苗仍然可以到位,它们也只够覆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的人口。

在这场大流行病爆发18个月后——这是100多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每天仍有多达10,000人死亡。其中包括奋战在医疗一线的未接种疫苗的人、老年人以及其他在几乎无法获得疫苗的国家/地区的弱势群体。 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迅速结束这种致命的不平等现象——只要他们有这样做的道德底线。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