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ECOtality Inc. 的高管在 2009 年相信,当插电式电动汽车在今年开始进入市场时,他们的电池充电技术将成为赢家。 但由于债务远远超过收入,这家旧金山公司需要立即的财政支持才能留在游戏中。
帮助来自中国,通过一家中国公司当年 200 万美元的投资。 作为回报,这家中国公司获得了在其国内和亚洲其他市场制造和销售 ECOtality 充电器的权利。 这种关系是美国清洁能源技术与中国资本和市场之间复杂联系的一个例子,这将是本周由奥巴马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领导的 美中峰会 的主题。
乔治城大学的乔安娜·刘易斯在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撰写的最新中国环境活动评估报告中评论说,这种关系同时具有争议性和合作性。
美国声称中国正在非法补贴其风电设备制造商,实际上将美国和其他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蓬勃发展的市场的关键部分之外。 奥巴马政府已将争端提交世界贸易组织进行裁决。 然而,美国官员和美国评论员注意到,在 12 月份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期间,关于风力涡轮机技术的争端取得了进展。
能源部负责政策和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戴维·桑德罗表示,本周会议的一个重点将是清洁能源合作。“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在寻找气候解决方案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他说。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主席罗伯特·卡普表示,他认为美国公司已经为本周储备了新的清洁能源项目公告。
合作研究将获得进一步推动
在政府层面,过去一年,两国一直在实施一项 1.5 亿美元的能源合作研究中心联合计划,其中包括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碳捕获和封存研究、密歇根大学的电动汽车研究以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建筑效率研究。 桑德罗说,该计划将在本周获得进一步推动。
“我们专注于保护美国的利益,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他说。
刘易斯指出,正在进行的其他高级别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美中清洁能源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美中电动汽车倡议和美中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
但是,她补充说,“尽管美国和中国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签署了长长的官方双边协议清单,但在成功实施商定的活动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是不稳定的资金。“美国和中国在全球经济市场中日益激烈的竞争关系也阻碍了合作,”刘易斯在最近出版的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系列》第 11 期中说。
她说:“显然,要建立对美中清洁能源合作至关重要的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世界需要这种合作。”
作为风能和核能增长最快的市场,以及太阳能组件的领导者,并且承诺扩大电动汽车和煤电厂的碳捕获,中国是具有全球抱负的美国清洁能源公司应该去的地方。
北京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主任邹骥表示:“当然,我们应该找到一些中间地带,使其实现双赢。” “有些人认为现在中国的[清洁]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这取决于情况。”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研发和设计方面,中国仍然非常薄弱。” 他说,美国和中国可以在联合研发方面进行合作,并在中国扩大技术规模,因为中国的成本较低。
对中国“非常强硬的博弈”的担忧
但是,如果进入中国市场与美国领先技术的流失有关,那么未来美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的领导地位的希望——能源部长朱棣文的首要任务——可能会被抹杀。
美国进步中心网站上妮娜·哈奇吉安在对美中问题进行概述时表示:“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但它仍然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维持着重大壁垒。”
卡普认为,尽管两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贸易摩擦正在改善,但他说,仍然存在严重问题。
“在许多商业谈判中,中国人在试图用市场准入换取技术方面玩弄非常强硬的博弈,而美国公司总是面临着他们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放弃的问题,就皇冠上的宝石或其他先进技术而言……以换取在中国赚钱的机会,”卡普说。“中国人不是圣人,他们玩……非常强硬的博弈,”他上周告诉记者。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一个专家组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批评了中国最近的反垄断法,该法禁止外国跨国公司在华“滥用”知识产权,这是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要素。
报告称,该政策迫使外国公司转让其技术,以换取进入国家主导的市场。“中国也可能利用标准制定过程来迫使跨国公司转让标准中隐含的技术,否则将面临不合规的法律后果,”报告补充说。
由马里兰大学前校长 C.D. “丹”·莫特 Jr. 和 BAE Systems 信息技术公司高管、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约翰·甘农领导的委员会团队的报告总结说:“虽然仍然笼罩着怀疑,并受到挫折的干扰,但当今美中关系的更广泛趋势从根本上说是积极的。”
卡普说,技术转让问题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他说,“结论尚未确定。”
案例研究表明需要谨慎
每个美中清洁技术合资企业似乎都有其自身的故事和独特的问题。 例如,美国领先的太阳能公司第一太阳能在 2009 年 9 月因其与中国官员达成的在内蒙古建设 2,000 兆瓦光伏能源项目的协议而成为头条新闻。
一年多过去了,该项目仍未启动。 在中国能源公司的压力下,中国官员尚未批准一项上网电价补贴,以补贴太阳能发电厂的电力成本。
第一太阳能发言人艾伦·伯恩海默说:“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进行承诺并承担此类项目的风险是不经济的。”
当该项目宣布时,一位中国当地官员表示,希望有一家当地工厂生产第一能源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基于一种先进的——并且受到严密保护的——技术,该技术采用碲化镉薄膜作为光伏材料。
伯恩海默说:“毫无疑问,中国人很乐意让我们在那里建立制造工厂,与我们的技术合作,并获得使用它的经验。”
“没有承诺在中国设立制造工厂,”伯恩海默说。“我们只讨论了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我们对最终是否可能涉及制造业持开放态度……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第一太阳能的研究和测试在其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进行。 他补充说,蒙古项目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最有可能在第一太阳能位于马来西亚或越南的工厂生产,但这不会导致向这些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对任何人这样做。 我们的制造工艺是我们技术优势的皇冠上的宝石。”
保护“皇冠上的宝石”
ECOtality 公司官员及其公开声明称,ECOtality 在其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中也划出了一条谨慎的界限。
该公司在乔治·W·布什政府执政期间投资了氢动力汽车的研究,当该计划被奥巴马政府缩减后,ECOtality 将其努力转向电动汽车充电,它在该领域拥有其为航空公司生产的设备的基础。
深圳国充投资有限公司 200 万美元的投资来得正是时候。 在 2009 年 7 月宣布投资一个月后,ECOtality 赢得了能源部 9980 万美元的刺激资金——后来增加到 1.14 亿美元——为其日产 Leaf 和雪佛兰 Volt 插电式汽车供应 15,000 个 Blink 充电器,这些汽车构成了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先锋。
该公司本月获得了瑞士能源技术巨头 ABB 验证性的 1000 万美元投资,并将在其充电器产品中使用 ABB 电子产品。
ECOtality 副总裁奇普·里德表示,能源部项目的充电器将在美国由一家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制造。“我们正在花费大量资金在美国加快制造业发展。 这不是我们想要放弃的东西。”
但 ECOtality 认为其充电器是刚刚开始形成的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者。 深圳国充投资有限公司是两家合资企业的大股东,这两家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建设和销售充电器,并将其出口到亚洲市场。 里德说,ECOtality 在合资企业中处于少数地位,其中包括美国公司控制的许可协议下的技术转让。
里德说,ECOtality 最强大的知识产权地位——其皇冠上的宝石——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控制客户充电操作、车辆接口、计费以及可能与电网连接的后端软件和电子设备。 他说,这些可能会因国家/地区而异。
“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拥有高质量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低成本的产品。 这将在我们采购零部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