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协议提振气候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该协议呼吁分享碳捕获技术并制定新的甲烷政策

US special climate envoy John Kerry speaking at the COP26.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在2021年11月10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气候变化大会上,在中国和美国关于加强气候行动的联合声明中讲话。

苏格兰格拉斯哥——美国和中国昨天宣布了一项范围广泛的气候合作计划,旨在为控制全球变暖的努力注入动力。

这份联合声明是在气候谈判加速走向尾声之际发布的,官员们希望,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间的合作可以为今年峰会的进展铺平道路。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说:“正如我多次说过的,美国和中国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但在气候问题上没有分歧。”“在气候问题上,合作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唯一途径。”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该协议呼吁开展为期十年的双边气候工作,包括在监管框架和最佳实践方面的合作,分享碳捕获技术,以及采取行动控制二氧化碳和甲烷。

在明年在埃及举行的下一轮气候谈判之前,美国和中国已同意为能源、废物和农业部门制定新的甲烷政策。

该计划呼吁在明年上半年举行一次甲烷减排峰会。它注意到拜登政府最近发布的甲烷路线图,其中包括拟议的 EPA 规则。它还包括中国承诺制定一项“全面而雄心勃勃的”国家甲烷计划,以在本十年内大幅减少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在这数十个签署了《全球甲烷承诺》的国家之列。《全球甲烷承诺》是一项美国-欧盟倡议,旨在到 2030 年将甲烷排放量减少 30%。甲烷是继二氧化碳之后第二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短期变暖的主要因素。

协议中概述的其他合作要点旨在提高美国和中国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容量,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对抗森林砍伐。两国都加入了上周宣布的全球森林砍伐协议。

该协议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在中国和美国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一直意见不合,在媒体上相互指责——有时甚至在讲台上——并在谈判室里针锋相对,各方正在幕后努力寻找从排放核算的透明度到适应援助以及因气候变化而流离失所者等问题上的共同点。

美国和中国至少暂时搁置分歧,可能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担忧,即世界最大的气候污染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将阻碍这些关键气候谈判的进展。如果这转化为在被称为 COP 26 的气候大会最后几天的谈判中展现出更大的气候雄心,则尤其如此。

乔治城大学科学、技术和国际事务项目主任乔安娜·刘易斯说,该协议表明中美之间存在公开的沟通渠道。

该声明还将中国在国内政策文件和演讲中说过的许多内容落实到纸上,但这些内容尚未纳入其官方气候目标——即所谓的国家自主贡献(NDC)。

刘易斯说:“非二氧化碳气体明显缺席中国的 NDC,而且中国没有签署甲烷承诺,因此关于甲烷的措辞显然有助于解决这一遗漏。”

中国的 NDC 目标是在 2030 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批评人士说,为了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巴黎协定》规定的 1.5 摄氏度以内,中国需要更早地实现净零排放。

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全球政策顾问李硕表示,美国和中国在被视为气候领导者之前,都还有工作要做。

他说:“双方在雄心和实施方面仍然远未达到所需水平。”“美国不相信中国的气候目标。中国对美国履行其承诺持怀疑态度。”

E3G 中国战略负责人曾布法德表示,该声明为 COP 26 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创造了更多空间,因为两国认识到行动存在差距,并且两国都应该在本十年内做得更多来弥合这一差距。

他说,为了表明他们的认真态度,他们需要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援。

在前任政府多年不作为之后,美国在这些会谈中一直试图向世界保证,它已经回归并准备好发挥领导作用。

拜登总统在上周一会议的第一个整天发表了讲话,他部署了一个内阁成员团队,宣传政府在甲烷减排、电动汽车、外交政策中的气候变化和其他议题上的政策。

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出席这些会谈,拜登总统在 20 国集团的一次讲话中指责中国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做得不够。

中国和美国在一些承诺上团结一致,但在另一些承诺上则没有签署。

两国都致力于在上个月的 G20 峰会上达成一项协议,即到明年停止为其境外的燃煤电厂开发提供公共资金。但两国都没有签署英国上周在 COP 26 上公布的逐步淘汰煤炭承诺。

克里说,达成昨天的协议并非易事。

克里说,自二月份以来,他和他的对等官员解振华已经会面了 30 多次,拜登总统几周前与习近平主席谈到他们如何在气候问题上进行合作,尽管在其他地缘政治问题上存在重大紧张关系。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推特上表示,他对该协议表示欢迎。

他写道:“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国际合作和团结,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转载自 E&E News ,经 POLITICO, LLC 许可。版权所有 2021 年。 E&E News 为能源和环境专业人士提供重要新闻。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