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打击导致墨西哥湾瓶鼻海豚死亡率居高不下

寒冷天气、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和大量冷淡水的涌入共同导致鲸类死亡率创下纪录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来自 《自然》 杂志

发表在 PLoS ONE 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墨西哥湾北部的瓶鼻海豚遭遇了三重打击,导致 2011 年初死亡率异常高。

2011 年 1 月至 4 月期间,墨西哥湾北部有 186 头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被冲上岸。其中,86 头是临产或新生海豚,几乎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海豚的死亡情况正在通过一项正在进行的“异常死亡事件”(UME)调查进行监测,该调查是为了应对 2010 年初持续寒冷天气期间大量成年海豚死亡而开始的。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世界塑造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PLoS ONE 的研究表明,寒冷天气是削弱海豚种群并导致高死亡率的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第二个因素是随后在 4 月发生的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第三个因素是 2011 年大量来自融雪的冷淡水进入莫比尔湾(墨西哥湾的一个入口)。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阿拉巴马州多芬岛海洋实验室的海洋科学家露丝·卡迈克尔表示,海豚自然会遇到季节性的温度和淡水波动,单独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一定会导致搁浅或死亡。但是,如果海豚种群由于先前的事件(例如墨西哥湾北部食物链中的石油或细菌感染)导致食物资源枯竭而已经虚弱,那么冷的淡水脉冲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海洋哺乳动物健康和搁浅响应项目协调员泰瑞·罗尔斯表示,在 2010 年 6 月至 2012 年 1 月期间,接受测试的 51 头搁浅海豚中有 12 头对布鲁氏菌呈阳性反应。布鲁氏菌存在于一些健康的动物体内,可导致海豚患上肺炎、脑炎、皮肤和骨骼感染以及流产。

卡迈克尔说:“研究表明,在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和一些特别寒冷的冬天之后,海豚的状况很差,我们从 NOAA 的分析中得知,有些海豚感染了布鲁氏菌。”“对于已经承受压力且状况不佳的动物来说,这列冷淡水‘列车’肯定会影响死亡的时间。”冷水在春季产仔期间涌入莫比尔湾,而且在这一区域附近发现的新生海豚搁浅的数量最多。由于海豚的妊娠期为 12 个月,因此一些搁浅的新生海豚是在漏油事件期间受孕的,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存能力。

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的执行主任、海洋生物学家莫比·索兰吉说:“一个常识是,营养状况良好的动物更能承受变化和压力。”“在面临多重环境挑战的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说清是哪一件事或哪几件事造成的。我们知道,墨西哥湾北部的海豚在过去几年中遭受了许多环境挑战,我们也知道,这些挑战中的每一个都会影响它们应对其他挑战的能力。”

罗尔斯说,与搁浅情况经常发生的一样,很少有海豚被发现时状况良好到足以确定死因。科学家也没有关于那些已经分析过的海豚的完整死因数据。UME 调查仍在进行中,最终数据和分析通常要到事件发生后 18 个月才能获得。

卡迈克尔希望这项研究能够鼓励科学家们考虑搁浅等事件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因为这些环境可能会影响物种对压力的反应方式。

她说:“了解人类相关且可能可以管理的事件与那些只是发生而我们可能能够或无法管理的事件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本文经 《自然》 杂志许可转载。该文章于 2012 年 7 月 19 日首次发表

A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writer based in Austin, Texas, Melissa Gaskill has a B.S. in zoology from Texas A&M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in journalism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he also has a passion for the ocean and writes about it whenever possible for publications such as Nature News, Men's Journal, The New York Times, and many others.

More by Melissa Gaskill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