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导报 | 世界各国已转向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碳汇,以帮助其实现气候目标。他们的想法是,这些景观自然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可以抵消持续不断的化石燃料排放。
但世界顶尖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表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而且它可能会危及《巴黎协定》中脆弱的气候目标。
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停留数十年,森林和其他自然碳汇仍在吸收人类多年前排放的物质。而且,这些碳也不会永远留在地下。它成为地球自然碳循环的一部分,最终在树木死亡时逸回大气,然后再被其他一些自然景观重新吸收。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一切都是巨大的自然平衡的一部分。但是,只有当人类来源的排放量降至零时,系统才能保持平衡。如果人类依赖自然碳汇来平衡未来持续的排放,世界将只会持续变暖。
这是周一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的严峻结论。
牛津大学气候科学家、主要研究作者迈尔斯·艾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已经指望森林和海洋来吸收我们过去的排放,其中大部分排放来自燃烧我们从地下挖出的东西。我们不能期望它们也能补偿未来的排放。”
世界各国已向联合国提交了减碳承诺,以努力实现《巴黎协定》的两个主要气候目标:将全球变暖控制在远低于 2 摄氏度的水平,如果可能,则低于更具雄心的 1.5 摄氏度。
科学家警告说,全球排放量必须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净零,世界才能勉强接近 1.5 摄氏度的目标——这意味着任何进入大气的碳都必须通过等量的碳返回来平衡。
但科学家表示,这些抵消必须是永久性的——而且它们不应来自已经是自然碳循环一部分的来源。为了真正阻止全球变暖,世界各国领导人必须通过捕获碳并将其封存在地下地质储层中(使其无法逸出)来抵消任何残留的化石燃料排放。
作者将此概念称为“地质净零”——他们说,这种情况正变得越来越紧迫。
问题在于《巴黎协定》的规则,该规则不要求各国将森林等被动碳汇与其净零目标分开。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在其净零核算系统中使用这些自然景观,表明其国界内的森林正在抵消其部分化石燃料排放。
该研究指出,每年有超过 65 亿公吨来自被动碳汇的二氧化碳在各国提交给联合国的国家排放清单中被归类为碳清除。这意味着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在使用它们来抵消其化石燃料排放,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实现净零排放。
该系统不必以这种方式运作。
以 1997 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条约《京都议定书》为例。研究作者指出,该协议未能实现其气候目标,但有一些有用的规定。该协议不鼓励各国在其排放核算系统中使用森林等被动碳汇。
这项新研究表明,《巴黎协定》核算系统的问题需要更广泛的认识。
作者表示:“在允许将被动二氧化碳吸收计为二氧化碳清除的核算规则下,实现和维持‘净零’排放只会减缓全球变暖。”
转载自 E&E 新闻,经 POLITICO, LLC 许可。版权所有 2024 年。E&E 新闻为能源和环境专业人士提供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