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气候变化,中国放缓煤制气项目

中国计划大幅放缓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或液态燃料的项目

香港——据当地媒体报道,中国将在其煤炭行业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排除额外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一家官方报纸《中国能源报》周一援引一位政策制定者的话说,中国将完成已批准的煤制天然气工厂的建设,但在2020年之前不会批准新项目,旨在将中国煤基合成天然气生产能力在本十年末保持在150亿立方米。

煤基合成天然气——通过气化过程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产品——自去年以来,由于清洁空气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对清洁燃料的需求激增,因此在中国煤炭行业中变得热门。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国目前运营着两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但还有48个工厂正在建设或规划阶段。到2020年建成后,这些工厂每年将生产2250亿立方米的煤制合成天然气。

但是,额外增加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可能造成环境噩梦,因为生产天然气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并加剧中国干旱西部地区的水危机。

繁荣在开始之前就结束了
专家表示,如果中国决策者暂停批准煤制天然气项目,那么计划中的项目将无法推进。换句话说,中国的煤制天然气繁荣将在开始之前就结束。

如果这项政策最终确定,这将是中国对煤基合成天然气发展态度的一个巨大转变。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我们鼓励在那里采用煤制气技术,并使用生产的天然气来替代东部地区所需的煤炭。”

在另一次活动中,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告诉记者,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其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提高到500亿立方米。

《中国能源报》没有透露这位政策制定者的姓名,这是报道未公布的政府文件时的常见做法。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文件也可能会在2015年初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年度会议期间公开之前进行修订。

然而,许多专家毫不怀疑中国中央政府将停止煤制天然气的扩张。

绿色和平组织合成天然气研究员马文告诉气候新闻专线,由于就中国是否应该支持该行业存在争议,中国决策者已经推迟了煤制天然气发展指导方针的发布。

马文说:“中国呼吁到2020年将一次能源消费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以内,并将煤炭消费量限制在42亿吨;如果中国煤制化学工业继续增长,这些目标将无法实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同意。他说,“建设煤制气项目与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背道而驰。如果政府现在不叫停行业扩张,那么将来肯定不得不这样做。”

其他煤炭项目放缓?
在《中国能源报》周一发表的文章中,这位政策制定者表示,中国政府对现有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结果也感到失望。此外,这位政策制定者表示,中国正面临着天然气供应量可能超过国内需求的日益增长的担忧。

正如绿色和平组织的马文解释的那样,中国已经与海外供应商签署了许多天然气进口协议。然而,今年国内天然气销售的增长速度放缓,部分原因是天然气价格上涨。

马文表示,随着中国继续改革其定价机制,旨在让天然气销售价格随着市场需求波动,这一趋势很可能会增长。多年来,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一直由中国政府固定,以保持低价。

马文说:“现在获得足够的天然气供应不再是问题;决策者担心的是如何鼓励中国公民使用更多的天然气。”

除了停止建设新的煤制气项目外,这位政策制定者还在媒体报道中表示,中国还将放缓其他形式的煤制化学品项目的发展,计划到2020年生产660万吨煤制油和1500万吨煤制烯烃。

据中国媒体报道,此前计划的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的生产能力分别为3000万吨和2400万吨。

绿色和平研究员马文说:“调整中国的煤制化学品发展计划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他的估计表明,与早期的目标相比,新计划将避免每年超过4亿吨的碳排放,相当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化石排放总量的总和。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气候新闻专线。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