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冒险进入青藏高原的人类,这个地方常被称为“世界屋脊”,他们面临着我们物种所能忍受的最残酷的环境之一。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这里寒冷而干旱,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直到15000年前,人类才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这是根据考古证据表明,最早的已知定居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3000米处。但现在新的基因数据表明,这可能发生得更早——最早可能追溯到最后的冰河时代,62000年前。
更好地理解现代藏族人的基因混合和多样性,可能有助于重建该地区的迁徙和人口扩张历史,并可能有助于解开藏族人的种族起源之谜——以及人类如何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之谜。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8名藏族人和39名汉族人(该国的主要民族)的整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将结果与世界各地其他民族已发表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这些信息使研究小组能够查明不同人群的共同基因起源,并更好地了解西藏的迁徙历史。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可以追溯到62,000-38,000年前的祖先的藏族特有DNA序列……这代表了最早对青藏高原的殖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人口遗传学家许书华说。许书华的著作于9月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并在温哥华举行的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年会上进行了展示。自从最初的迁徙以来,随着冰河时代对青藏高原的控制日益加强,藏族人和非藏族人之间的基因混合可能停滞了数万年——这表明进入西藏的迁徙降至最低。“迁徙路线可能被冰盖切断了,”许书华说。“即使对于最强悍的狩猎采集者来说,那里也太恶劣了。”
但是大约在15,000到9,000年前——在所谓的末次盛冰期(LGM)之后,在此期间地球的冰盖达到了最广的范围,气候也最为恶劣——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入西藏。“这是塑造现代藏族基因库的最重要的迁徙浪潮,”许书华说。“我们真的可以看到那段时间高原上人口的快速扩张。”他补充说,有趣的是,这也是藏族和汉族的共同祖先分裂的时候——这与之前一项研究表明,分化发生在晚至2750年前的说法相反。
“这是第一项对藏族人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的研究,其分辨率令人印象深刻,”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的考古学家马克·奥尔德弗 (Mark Aldenderfer) 说,他没有参与许书华的研究。他说,藏族人和汉族人之间更早的分化是有道理的,因为自15000年前以来,青藏高原上就存在着连续的物质文化。
奥尔德弗补充说,这项研究“还详细说明了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人群如何结合他们的基因,最终创造了我们称之为藏族人的人群。” 数据显示,当今藏族人的基因构成中,94%来自现代人类——可能是那些在第二次迁徙浪潮中冒险进入西藏的人——其余部分来自古代人族,如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和未知群体。藏族基因组的现代部分与东亚人有82%的相似性,与中亚人有11%的相似性,与南亚人有6%的相似性。“在所有民族群体中,汉族人与藏族人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许书华说。
这些发现还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基因连续性,自从高原在62,000年前首次被殖民以来。“这表明西藏一直有人居住——即使在气候方面最艰难的时期也是如此,”许书华说。香港大学地理学家张大卫(David Zhang)说,这种观点与普遍认为的任何早期高原居民都会在恶劣气候时期(如LGM和另一个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的时期,介于12,900年至11,600年前)被淘汰的观点相矛盾,张大卫没有参与许书华的研究。
2002年,张大卫和一位同事在《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上发表了一项有争议的研究,显示在曾经是软泥的岩石中发现了至少六个人的手印和脚印,这些岩石的年代可追溯到20,000年前,位于西藏腹地海拔4,000米处。基于此,他们推测在LGM高峰期有人居住在西藏,但该遗址附近缺乏考古发现,这让人对此产生了怀疑。“很多人认为这不可能,”奥尔德弗说。“但是有很多地方[那些早期人群]可以居住,那里的当地条件并没有那么糟糕,例如高原上的大河谷。” 他补充说,手印和脚印是在高原上众多温泉之一附近发现的,这些温泉可能为植物、动物和人类提供了避难所。
在北京8月举行的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上提出的两项独立的考古研究也支持了许书华的基因数据所暗示的西藏定居的古老性。由甘肃省兰州大学考古学家董光辉领导的一个团队公布了人类存在的最早考古证据——可追溯到39,000-31,000年前——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该遗址富含石器和动物骨骼,位于海拔2,500米处,萨尔温江畔。“这可能代表了人类在高原上殖民的第一步,”董光辉说。“那些狩猎采集者随后可能会沿着河谷向高原内部扩张。”
第二项研究将海拔4000米以上的人类定居日期推后了4000年。青海师范大学考古学家侯光良和他的同事最近挖掘出一个可追溯到11500年前的考古遗址,这与许书华的研究表明的第二次也是更重要的迁徙浪潮相符。侯光良在地理大会上表示,该遗址靠近黄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富含木炭——这是人类用火的明显迹象。“这可能帮助高原居民在接近新仙女木事件末期的高海拔地区严酷条件下生存下来,”他说。
奥尔德弗说:“越来越清楚的是,人类在高原上的居住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早得多,也更持久。” 然而,他强调,拼图中仍然缺少一些部分:“需要进行更多的挖掘才能弥合这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