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冰河时代前哺乳动物的进化摇篮

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犀牛物种的头骨,该物种的脸上天生配备了雪铲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在青藏高原的高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先前未知的古代犀牛物种的头骨,这是一种长着羊毛状皮毛的动物,脸上天生配备了雪铲。

这种奇特的特征,一个扁平的、桨状的角,可以帮助它扫开积雪并找到下面的植被,这表明披毛犀非常适应寒冷、冰冷的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大约在冰河时代前一百万年。当全球气温骤降,迎来冰河时代时,这些适应性可能使犀牛完美地准备好在亚洲各地传播。

“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可能是某些冰河时代巨兽的起源地,”研究作者王晓鸣说,他是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馆长。这些大型、毛茸茸的哺乳动物在地球寒冷时期(从260万年前到大约12000年前)统治着世界。“它恰好拥有合适的环境,基本上可以让动物适应环境,并为冰河时代的寒冷做好准备。”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犀牛,为寒冷做好准备

王和他的同事在中国西南部的西藏发现了完整的犀牛头骨和下颌骨,以及一块颈椎骨。这个3英尺长(1米)的头骨有370万年的历史。王说,它属于一种重达1.2至1.4吨(1,090至1,270公斤)的动物。这与现代犀牛的大小相近,比在冰河时代晚一百万年发现的披毛犀小约10%。

新犀牛被命名为西藏披毛犀。[查看新发现的犀牛的图片]

没有发现毛发印迹,但根据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保存的犀牛毛发,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犀牛会像现代牦牛的皮毛一样覆盖着长毛。

但犀牛头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大的前角,该角被压平成桨状。

“角是向前倾斜的;它从鼻子上向前倾斜,”王说。“这与扫雪的适应性相符,因此动物不必像试图扫雪那样用力伸长脖子。”

这种犀牛还有另一个特征,使其成为冬季天气的霸主。牙齿有高齿冠,使其更耐用,能够处理坚韧的高海拔植被。[阅读:地球上最恶劣的7种环境]

预先适应

王说,这些为冬季准备的特征将使犀牛或其进化后代在冰河时代来临时毫不费力地向山下迁徙。

王说,在冰河时代没有这种特定犀牛物种的化石记录,但披毛犀在冰河时代生活在今天的西伯利亚,那里的海拔比青藏高原低得多。研究人员怀疑,许多冰河时代的巨兽都应该感谢它们的喜马拉雅祖先,正是这些祖先的适应性才使得这种传播成为可能。例如,他们在9月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喜马拉雅蓝绵羊或岩羊的进化可能也遵循了类似的道路。

王说:“一旦冰河时代来临,对它们来说,基本上就是从高高原下来,进入世界其他地方的问题了。”“它们已经预先适应了。”

LiveScience资深作家詹妮弗·韦尔什为本文做出了贡献。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