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黑暗之镜

扭曲的身体意象几乎是所有饮食失调的症状。纠正这种心理反映可以帮助患者康复

在镜子前,她们看起来都一样——有魅力又苗条——但一个接一个地,她们穿着泳衣站起来,抱怨自己的身材缺陷:大腿粗壮、轮廓臃肿、胸部扁平。这些年轻女性正在参加由德国波鸿大学和美因茨大学共同赞助的关于身体意象的团体辅导。资深治疗师西尔娅·沃克斯知道,要让这些患有饮食失调症的女孩们明白道理很困难,但她的工作是帮助她们学会再次喜欢自己。

饮食失调是复杂的精神疾病,由先天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发。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主要的精神痛苦源于错误的身体意象,心理学家用这个术语来描述个体对其外部形态的内在印象。事实上,这种意象更准确地反映了自尊,而不是外貌。它更多地基于情感而不是事实,家庭和同龄人的意见以及文化理想都会极大地改变其维度。

大多数人的身体意象与他们的身材大致相符。然而,对于那些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来说,这种心理印象变得像哈哈镜中的倒影一样扭曲:严重变形,通常显得非常肥胖。理想情况下,治疗计划必须是多方面的,包括营养、医疗、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干预。但正如沃克斯的项目所表明的那样,直接解决身体意象问题可以为一些患者提供摆脱饮食失调恶性循环的第一步。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饥饿、暴食、催吐
寻找新的、更有效的饮食失调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在发达国家,饮食失调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仅在美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记录在案的病例就增加了一倍。尽管这些疾病的真实患病率难以确定,但据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估计,约有 0.5% 至 3.7% 的女性患上神经性厌食症,约有 1.1% 至 4.2% 的女性在一生中经历过神经性贪食症。在任何给定的六个月期间,另有 2% 至 5% 的美国人患上暴食症。

在这三种疾病中,神经性厌食症是最致命的。患者会让自己挨饿、过度运动,并且仍然认为自己太胖,即使他们的骨头已经从皮肤中突出。每减掉一磅体重,他们就越发与自己的身体脱节,对饥饿、寒冷、炎热甚至疼痛的感知都非常迟钝。荷尔蒙紊乱可能会随之而来:女性通常会停止月经,男性会出现阳痿。其他身体后果包括低血压、各种皮肤问题和体液潴留。

即使身体开始崩溃,许多厌食症患者仍然痴迷于控制和表现。他们常常为自己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感到自豪,并觉得能够做到节制是一种力量。这种严格的自我约束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从统计数据来看,只有 30% 的厌食症女性能够完全康复。约 35% 的人体重有所恢复,但仍然保持着扭曲的身体意象。另有 25% 的人患有慢性厌食症,在十年内,有 5.6% 的人死于饥饿或自杀。

神经性厌食症通常在青春期左右发生,而神经性贪食症通常在 18 岁至 35 岁之间出现。这些患者在两个极端之间波动——饥饿和暴食。在暴食阶段,贪食症患者会狼吞虎咽地吃下高热量的食物。然而,之后他们会感到羞耻,要么将刚吃下的东西呕吐出来,要么滥用利尿剂或泻药作为补偿。这种催吐行为极具破坏性:呕吐物中的胃酸会腐蚀牙齿并损害食道细胞,从而可能导致癌症。电解质失衡——脱水以及钾和钠消耗的结果——会导致器官损伤和心血管问题,包括心脏病发作。

尽管存在这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但神经性贪食症通常会被忽视,即使是医疗专业人员也经常如此。患者通常保持正常体重,并将暴食和催吐行为隐藏得很好。一旦暴露,寻求治疗的贪食症患者有 50% 的机会完全康复。至于剩下的一半没有康复的人,他们可能会将呕吐作为一种永久性的习惯,或者他们可能会陷入康复和疾病之间的灰色地带。其中一些患者会滑向暴食症,继续暴饮暴食,但不再催吐。

尽管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之间存在种种差异,但它们都沿着一个连续统存在,并且通常在节食一段时间后出现。那些屈服于这些疾病的人最初都希望减掉几磅体重,但最终却大幅削减脂肪、糖和碳水化合物,直到所有想法都围绕着一个问题:我被允许吃什么?几乎一半的女性都曾在某个时候节食。但是,频繁和极端的节食会迅速扰乱身体的饥饿-饱腹感系统,为问题行为和错误的认知铺平道路。

镜子,镜子
扭曲的身体意象背后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沃克斯的团队拍摄了 56 名饮食失调症患者和 209 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的照片。然后,科学家们要求测试对象在电脑屏幕上调整他们的图像,直到他们“认出”自己。此外,他们还要求两组人都将虚拟的“我”调整为他们希望拥有的身材。虽然所有受访者对“理想”身材都有相似的概念,但贪食症患者和厌食症患者都严重高估了自己的真实体重。相比之下,没有饮食失调症的受试者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苗条。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心理学家芭芭拉·曼格韦特在 2004 年对男性饮食失调症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曼格韦特与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麦克莱恩医院精神病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比较了 27 名厌食症和贪食症男性与 21 名男性登山者和 21 名男性对照组。受试者对理想的男性身材持有相似的看法,但对自身身材的评估却大相径庭。与登山者和对照组不同,贪食症患者和厌食症患者都认为自己的体脂是实际体脂的两倍左右。曼格韦特得出结论,错误的身体意象——而不是对理想身材的夸大概念——是饮食失调症发展的关键。

我们仍然没有充分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受到如此严重的认知扭曲。沃克斯及其同事怀疑问题出在信息处理上。根据他们的理论,饮食失调症患者的感官器官正确地记录了他们的体型,但负面想法过滤了输入的信息。例如,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被嘲笑外貌的记忆可能会凌驾于一些贪食症患者和厌食症患者原本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之上。由于这些人缺乏情感支持来保持更积极的看法,因此不安全感在他们心中滋生。

自我反思
显然,不安全感有助于扭曲身体意象。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来自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或者我们认为他们如何看待我们。如果这种反映不够积极,自尊心就会受到损害,有时甚至从童年早期就开始受到损害。理想情况下,父母的养育会带来安全感和独立性之间平衡的良好关系。然而,研究已证实,约有 30% 的儿童缺乏这种依恋关系。在没有安全感和被接受感的情况下,这些儿童有陷入涉及食物或其他物质成瘾循环的风险。

其他家庭动态也会导致不良的自我意象。虽然饮食失调症发生在各种类型的家庭中,但受影响的家庭通常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通常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在外人看来,家庭运作和谐。然而,孩子们常常感到巨大的出人头地的压力,父母设定了很高的标准,负面情绪(如愤怒或嫉妒)受到压抑。为了符合这些高标准,饮食失调症患者努力成为模范学生,或在成年后过上完美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们通常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标准。

除了缺乏积极的反馈外,有些人还会因特定的童年创伤而患上饮食失调症。根据斯蒂芬·温德利希在北达科他州法戈饮食失调研究所的研究小组的发现,特别是性虐待可能会增加患病几率。同样,父母离异或酗酒的儿童也明显处于危险之中。在德国埃森儿科和儿童精神病诊所(其中一位作者(埃格斯)是主任)就诊的几位青少年报告说,当他们的父母离婚时,他们感到不知所措,无法调解或对双方保持忠诚。这种被认为的不足感很容易产生自我憎恨——并带来可怕的长期后果。

当然,饮食失调症并非完全是个人问题造成的,但来自家人和朋友的负面反馈或忽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个体易患厌食症、贪食症或暴食症。在这些情况下,许多父母不知道如何提供帮助,并为自己无法引导孩子而感到内疚。因此,家庭治疗可以成为整体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解决问题。通常,饮食失调症只是不幸事件链条中的最后一环。

不切实际的理想
当今好莱坞电影和时尚界推崇的审美标准只会放大大多数饮食失调症背后的问题。直到 19 世纪末,曲线优美的女性和身材苗条的女性都被认为同样美丽。但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表明,现在大多数人更喜欢体重低于正常水平几个百分点的身材。

很难衡量光鲜杂志和其他媒体形象对节食行为的直接影响,但斐济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研究。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成人饮食和体重失调项目的负责人安妮·E·贝克尔记录了 1990 年代整个太平洋国家斐济的饮食习惯。在 1995 年——电视在斐济岛上引入后几乎立即——她发现只有 3% 的平均年龄为 17 岁的女学生报告说她们曾通过呕吐来控制体重。然而,到 1998 年,这个数字飙升至 15%。74% 的女孩表示,她们至少有时会感觉自己“太大或太胖”,即使斐济传统上将健壮的身材与更高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

对于沃克斯项目中的参与者来说,鼓起勇气在一群人面前暴露自己认为的缺点通常会取得成效。90 分钟的辅导课程不能替代长期治疗,但沃克斯的患者经常会改善他们的饮食习惯,并且常常设法提高自己受损的自我价值感。也许最重要的是,许多人了解到,他们长期以来一直讨厌的身体在别人眼中却是美丽的。

(延伸阅读)

  • 《身体、自我与社会:来自斐济的视角》。安妮·E·贝克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95 年。

  • 《最美者的生存:美的科学》。南希·埃特科夫。锚出版社,2000 年。

  • 《阿多尼斯情结:如何识别、治疗和预防男性和男孩的身体痴迷》。哈里森·G·波普,小罗伯托·奥利瓦迪亚和凯瑟琳·A·菲利普斯。自由出版社,2002 年。

  • 《美的迷思:美的形象如何被用来对抗女性》。重印版。内奥米·沃尔夫。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02 年。

  • 《破碎的镜子:理解和治疗躯体变形障碍》。修订版。凯瑟琳·A·菲利普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年。

SA Mind Vol 18 Issue 2本文最初以“透过黑暗之镜”为标题发表于SA Mind 第 18 卷第 2 期(),第 30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407-3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