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人类基因组编辑伦理的大型国际会议即将开始——研究人员很想知道人们对不同态度的认知将如何展开。
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病毒学家、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的主席大卫·巴尔的摩表示,“我们希望了解全球的总体态度”。会议将于12月1日至3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
此次会议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联合组织,预计将吸引来自包括印度、瑞典和尼日利亚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来。
基因组编辑工具 CRISPR–Cas9 的普及,它利用细菌酶在精确的位置切割基因组以破坏或修复麻烦的基因,已经引发了一场伦理辩论——许多人认为现在是进行国际讨论的成熟时机。
一月份,巴尔的摩和一小群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市举行会议,讨论有关基因组编辑的问题,包括有传言说研究人员已经编辑了人类胚胎。一些人认为编辑任何生殖细胞都存在争议,因为这些变化可能会传递给后代。4月份,中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编辑了人类胚胎,尽管他们特意使用了无法导致活产的无活性胚胎,这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内在的国际性
随后,巴尔的摩和他的同事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拉尔夫·西塞罗提出了举办国际峰会的想法。“每个人都知道,任何人的任何行动都必须是内在的国际性的,”西塞罗说。“在许多国家,都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使用这项新技术。”
北京大学的植物生物学家、将在会议上代表中国科学院的许智宏很想知道,人们对不同态度的认知(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是否真实。“我相信,这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共同考虑的问题,”他说。
西塞罗希望这次会议能够阐明各国在基因组编辑方面的科学、伦理和文化差异,甚至可能促成对未决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和伦理准则的国际共识的开端。
但西塞罗提醒说,这样的共识仅仅是更广泛讨论的开始。最终,医疗保健行业、疾病游说团体、公众以及许多相关国家的政府都需要参与决策。“尽管我们为这次会议投入了大量工作,”西塞罗说,“这实际上只是迈出的第一大步。”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5年11月30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