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化的情绪并不存在

我们仍然期望孩子们以性别化的方式表达情感。这是有害的,需要停止

Illustration of a man's hand covering a young girl's face

Malte Mueller/Getty Images

本文是大众科学专栏“育儿科学”的一部分。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

几年前,我和我六岁的女儿一起去看眼科医生。验光师不止一次问我:“她为什么一直皱着眉头?她为什么这么严肃?”

我无法知道我的孩子是女孩这件事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验光师对她的情绪状态的想法。但我从我对情绪性别化的研究中了解到,人们开始期望女性和女孩尽早表现出 nurturing 和积极的表情。另一组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 16,000 张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年鉴照片。孩子们在八、九岁之前微笑方面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但之后差距开始扩大,女孩比男孩微笑更多。到学生 14 岁时,女孩和男孩之间的差异达到顶峰,女孩比男孩更频繁、更广泛地微笑,并且这种对比在成年期仍然保持一致。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意识到与性别角色相关的社会期望。这些期望可能来自同龄人群体,或者由父母、老师,或者在年鉴照片的情况下,摄影师,以隐性和显性方式强加给他们。人们也可能内化电影和媒体中描绘的性别角色,其中微笑被认为更女性化(微笑的女性被认为更令人愉快和友好),而严肃被视为男性气概的特征。

在另一项研究中,教师报告了学生的情绪表达,女孩被描述为具有更“平和”、“冷静”和“中性”的表达(所有积极但被动的情绪,涉及很少的主动性),而男孩则表现出更多的“惊讶”、“好奇”、“愤怒”和“沮丧”(更具能动性或主动性的情绪)。人们普遍误解女孩比男孩更擅长调节自己的情绪:没有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自我调节机制在女孩中比男孩更发达或更活跃。

社会期望棕色皮肤的女性更加顺从,并将不顺从的黑人女性视为愤怒。作为一名混血女孩,我的孩子很可能会遇到一些这些刻板印象。一项对美国故事书的研究表明,西班牙裔和拉丁裔角色表现出幸福的比例更高,而美国白人角色则有空间表达不满,这与许多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符。孩子们在阅读故事书时可能会收到关于情绪的特定信息——不仅是性别化的,而且也是特定于文化的。

这些情绪刻板印象对希望帮助孩子发展情商和自主性的父母来说,构成了一种两难困境。很早的时候,孩子们就学会根据他们从同龄人和照顾者那里获得的社会规范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经常压抑我们的情绪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情绪期望和孩子们随着时间推移内化的随口评论会伤害所有孩子,无论性别如何。这些期望可能对他们的自我意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然而,如果孩子们不符合其所属群体的行为和规范,他们可能会面临欺凌。

这么多问题源于成年人未能接受孩子情绪表达带来的不适,以及这种不适导致他们为“好女孩”和“好男孩”设定规则。

教导我们的孩子调节情绪并没有错。情绪社会化是育儿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并使他们与特定社区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但是,根据孩子的性别和种族来期望不同的事物,并根据我们认为正确的情绪反应来最小化或否定他们的情绪是错误的。我们与孩子们谈论身体自主权;我们也应该谈论情绪自主权,以及他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感受。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我与情绪的关系,以及我可能如何在言语和行为中认可某些期望。根据心理学家John M. Gottman 的元情绪框架,父母对情绪的态度以及他们接受或拒绝自身某些情绪的方式,会影响他们在孩子身上认可哪些情绪。

许多人在非常具体的情绪规则下长大,并在自己的育儿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这些规则。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情绪在总体上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就更可能认可孩子的情绪,如果他们认为表达这种情绪的代价太高,他们就不太可能认可。这种代价可能是社会评判、惩罚或排斥的负担,或者可能是父母因不得不调节自己对情绪的反应而付出的情感代价。

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在与四岁女儿交谈时更可能使用情绪语言,而不是与同龄的儿子交谈。在该实验开始之前,研究人员观察到女孩和男孩在情绪理解和表达方面没有差异,但这种情况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通过围绕情绪的性别化语言的使用,孩子们收到一条信息,即某些情绪对女孩来说比对男孩来说更可接受,并且女性更多地谈论她们的感受。研究还表明,父母可能会以一种鼓励女孩的情绪表达但阻止男孩的情绪表达的方式做出反应——通常是无意识的。这些暗示可能包括忽视、无视或否定孩子某些情绪:女孩的愤怒和男孩的悲伤。

这么多问题源于成年人未能接受孩子情绪表达带来的不适,以及这种不适导致他们为“好女孩”和“好男孩”设定规则。

任何人可能都害怕在公共场合被人评判,并被视为无法控制或管教孩子的坏父母。我们将情绪标记为“好”或“坏”:快乐是好的,愤怒和悲伤是坏的。我们可能会阻止或回避孩子们表达的任何“坏”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好父母。即使是我们不经意的姿势、面部反应和语调,也可能从小就给孩子们发出信号,表明哪些情绪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情绪我们应该隐藏或压抑。

耶鲁大学情感智力中心主任 Marc Brackett 提出,父母必须找到他们“最好的自我”,然后才能帮助孩子应对极端情绪。从我的角度来看,更好的方法是停止将某些情绪标记为“极端”,避免围绕情绪表达设置如此固定的界限,并且不要期望所有孩子都符合相同的模板。

如果我们反思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化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允许自己和我们的孩子承受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适。多年来,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的责任不是永远保护我的孩子免受悲伤或愤怒的侵扰。孩子们应该知道,这些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感到悲伤、沮丧和愤怒是可以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情绪。

教导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学习应对情绪的策略是鼓励他们情绪自主性的一种方式。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词汇以便他们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命名他们的情绪也很重要。

在拜访眼科医生后,我的孩子想知道:“妈妈,我应该微笑吗?” 我提醒她,她不必假装微笑。但即使我已经教导她,她不必为任何人调节或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仍然焦虑地想知道,别人会如何评判她的不顺从,以及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我并不是建议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使性别和种族不平等长期存在和加剧的情绪偏见承担个人责任。但是,我们都可以反思我们内在的情绪框架并挑战情绪规范,承认我们可能在执行其中一些武断的规则,甚至没有意识到,通过我们的言语和行动。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Pragya Agarwal 是一位行为和数据科学家,四本非小说类书籍的作者,拉夫堡大学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的客座教授,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院士,以及牛津大学黑人和南亚历史的客座研究员。她的最新著作是 Hysterical: Exploding the Myth of Gendered Emotions (Canongate, 2022)。更多信息请访问 drpragyaagarwal.com 以及 X:@drpragyaagarwal

更多作者:Pragya Agarwal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32 Issue 2本文最初以“情绪并非性别化”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 Magazine 第 332 卷第 2 期(),第 74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25-71LLYAvOaIaGqXghWzBBoo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