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1972年5月,法国一家核燃料处理厂的一名工人注意到了一些可疑之处。他一直在对来自看似普通的矿石来源的铀进行常规分析。与所有天然铀一样,研究材料包含三种同位素——也就是说,三种原子质量不同的形式:铀238,最丰富的变体;铀234,最稀有的;以及铀235,这种同位素因其能够维持核链式反应而备受青睐。在地球地壳的其他地方、月球甚至陨石中,铀235原子占总量的0.720%。但在这些来自加蓬(前法国在西赤道非洲的殖民地)奥克洛矿床的样本中,铀235仅占0.717%。这一微小的差异足以提醒法国科学家,有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来自矿井至少一部分的矿石严重缺乏铀235:大约有200公斤似乎不见了——足以制造大约六个核弹。
几周以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CEA) 的专家们仍然感到困惑。答案直到有人回忆起19年前发表的预测才出现。195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乔治·W·韦瑟里尔和芝加哥大学的马克·G·英格拉姆指出,一些铀矿床可能曾经像当时开始流行的核裂变反应堆一样,以天然形式运行。此后不久,阿肯色大学的化学家保罗·K·黑田计算出铀矿体自发进行自持裂变需要什么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游离中子导致一个铀235原子核分裂,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中子,导致其他原子核在核链式反应中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