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数百种截然不同的毒蛇物种,从色彩鲜艳的带状珊瑚蛇到伪装良好的棉口蛇。但不知何故,即使是远亲物种也独立进化出了带有毒液槽的特殊毒牙——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谜题,促使人们对这种情况如何发生进行了新的研究。弗林德斯大学的爬行动物学家亚历山德罗·帕尔奇说,答案一直隐藏在蛇的嘴里。
帕尔奇和他的合著者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中报告说,大多数蛇类牙齿的根部周围都有一圈微小的凹痕。这种凹陷的牙齿组织称为褶皱齿质,有助于将牙齿固定在颌骨上。“在我们的研究之前,褶皱齿质被认为仅限于现存爬行动物中的三种蜥蜴,”帕尔奇说。事实上,研究发现,它似乎在蛇类中普遍存在。

致谢:Alessandro Palci,摘自 Alessandro Palci 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第 288 卷;2021 年 8 月 11 日发表的“褶皱齿质与蛇毒牙的重复起源”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研究人员说,这些牙齿锚定结构在毒蛇物种中又承担了另一项功能。他们使用显微组织取样和蛇牙的微型 CT 扫描来确定,在最靠近蛇毒腺的牙齿中,褶皱齿质的褶皱已经演变成更长的凹槽,这有助于蛇毒从腺体流向牙齿,然后进入猎物。
这一结果表明,现代毒蛇物种不必在每次进化出致命咬伤时都从进化零开始。帕尔奇指出,许多蛇会产生有毒唾液,而具有更明显褶皱齿质凹槽的牙齿可以让早期毒液更有效地传播。在几代蛇中重复这种变化,就会进化出输送毒液的毒牙。
“我很高兴看到现代成像技术和精美的微型 CT 扫描被应用于一个经典问题,”未参与这项新研究的惠特曼学院爬行动物学家凯特·杰克逊说。杰克逊补充说,蛇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进化出输送毒液的牙齿。例如,许多食鱼物种都有带槽的牙齿,有助于抓住滑溜的猎物;这些凹槽也可能进化成毒液通道。尽管如此,她说,这项研究揭示了蛇类的一个新的共同特征,可以帮助爬行动物学家了解蛇毒牙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