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自恋的科学

通过精神实践提升自我可能会让我们中的一些人误以为自己正在进化和成长,而实际上我们成长的只是我们的 ego(自我)

“Ego(自我)能够将任何事物转化为它自己的用途,甚至是灵性。”—秋阳创巴

据称,身心精神实践(如瑜伽、冥想和能量疗愈)的好处是它们将帮助“平息 ego(自我)”,为高涨的自我提供有效的解药。 事实上,这些实践确实具有这种觉醒的潜力,使我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此时此地的现实,包括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品质。 精神实践也可能帮助我们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心、关怀和无条件的积极尊重——这些都能真正进化我们作为物种的意识。

然而,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正如多年来许多精神领袖、精神实践者和心理学家所观察到的那样,ego(自我)迫切需要以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并将急切地劫持任何可以用于自我提升的意识流。 正如印度哲学家 室利·阿罗频多 指出的那样: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每一刻,[寻求者] 都必须警惕 ego(自我)的欺骗和误导性的黑暗力量的伏击,这些力量总是将自己描绘成光明和真理的唯一来源,并披上神圣形式的外衣,以便俘获寻求者的灵魂。”

同样,藏传佛教精神领袖秋阳创巴在他的经典著作 《切断精神唯物主义》中写道:

“正确地走精神道路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这不是一个可以天真地投入其中的事情。 有许多岔路会导致精神的扭曲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版本; 我们可以欺骗自己,以为自己正在发展灵性,而实际上我们是通过精神技巧来加强我们的自我中心。”

心理学家也指出了灵性可能成为自我提升工具的潜力。 根据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的说法,任何提高其在自我系统中的中心性的技能都可能滋生自我提升的偏见。 事实证明,人类技能的任何领域都没有被发现可以免于这种“自我中心性原则” 这似乎是 人类天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包括灵性领域。 通过精神实践提升自我可能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正在进化和成长,而实际上我们成长的只是我们的 ego(自我)。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通过精神实践发生的自我提升可能导致 “我开悟了,而你没有”综合征精神绕道,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利用他们的精神信仰、实践和经验来避免真正接触到他们心理上的“未完成的事情”。 在我最近出版的著作 《超越》中,我称之为“伪超越”——建立在非常不稳固的基础上的超越。

这一切到底有多严重? 也许总的来说,精神实践确实有助于平息 ego(自我),而 精神自恋 并没有那么普遍。 关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悖论之一,实证数据实际上说了什么,即:如果瑜伽的主要目的是平息 ego(自我)并减少对自我的关注,为什么 Instagram 上有这么多瑜伽姿势照片?

自我中心性和灵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高质量的研究已经开始揭示在声称能够平息 ego(自我)的精神实践中,精神自恋和自我提升的存在。 在一项 高强度研究中,约亨·格鲍尔及其同事研究了瑜伽和冥想实践。

在他们的第一个实验中,他们跟踪了 93 名瑜伽学生长达 15 周。 他们反复评估了直接参与瑜伽的人和过去 24 小时内没有练习瑜伽的人的自我提升水平。 自我中心性通过诸如“在整个瑜伽课中专注地进行练习对我来说是……”,以 1(完全不重要)到 5(对我来说很重要)的量表进行衡量。

他们通过标准的自尊衡量标准以及询问人们认为自己在瑜伽课中比普通瑜伽学生优秀的程度来衡量自我提升。 他们还包括了“社群自恋”的衡量标准,这是一种经常被低估的自恋形式,在这种自恋形式中,一个人认为只有他们才能拯救世界,并且他们是乐于助人的人(例如,“我将因我所做的好事而闻名”)。 研究表明,社群自恋与夸大自恋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权利、傲慢和过度自信相关(只是应用于助人领域)。

研究人员发现,与过去 24 小时内未参加任何瑜伽课的人相比,刚刚完成瑜伽课的人的自我中心性和自我提升水平更高(自尊更高、比平均水平更好的判断以及社群自恋)。 他们还发现暗示性证据表明,瑜伽练习增强的自我提升在瑜伽的福祉益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通过自尊的提高来实现的。 这一发现暗示,这种精神实践的福祉益处实际上可能来自于提升自尊,而不是通过平息 ego(自我)。

在他们的第二个实验中,他们跟踪了 162 名冥想练习者长达四周。 他们反复评估了冥想的自我中心性和自我提升,分别在冥想后立即评估以及在没有事先冥想的情况下评估。 这次,他们直接衡量了福祉,包括对享乐主义福祉(幸福和高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感福祉(更高程度的自主性、环境掌控力、个人成长、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的综合衡量标准。 他们的自我中心性问题包括诸如“对你来说,摆脱嫉妒有多重要?”; 他们的自我提升量表包括诸如“与本研究的平均参与者相比,我摆脱了嫉妒”之类的项目。 同样,他们包括了社群自恋的衡量标准。

研究人员发现,冥想后,冥想相关领域的自我中心性加剧,而不是减弱,冥想相关领域的自我提升增强,而不是减少。 此外,自我提升水平的提高解释了冥想对更高福祉(享乐主义和幸福感)的影响。

重要的是要指出,他们抽样调查了西方参与者,参与者参与的瑜伽和冥想练习——包括哈他瑜伽和慈爱冥想——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瑜伽和冥想项目和实践。 然而,研究人员确实发现,即使在非常高级的身心实践者中,瑜伽和冥想条件下也存在更大的自我提升。 这些发现表明,与身心实践作为“平息 ego(自我)”和减少对自我的关注的声称益处相反,它们实际上可能会增强自我中心性和自我提升。 此外,有趣的是,似乎正是那些与自我相关的提升促成了精神实践的福祉益处。

精神优越感和精神实践

在最近的一组研究中,罗斯·冯克和阿努克·维瑟 对“精神优越感”进行了探索。 他们采访了几位心理学家、精神导师和普通人,并要求他们描述那些将灵性作为自我提升工具的人。 然后,他们将这些品质转化为六个项目:

    •       我意识到别人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       我比大多数人更了解自己的感官。

    •       我比大多数人更了解天地之间的事情。

    •       由于我的教育和经验,我很善于观察,并且能看到别人忽略的事情。

    •       由于我的背景和经历,我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       如果其他人也拥有我现在所拥有的洞察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在三项研究中,他们评估了他们的精神优越感量表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 1 中,他们专注于参与某种形式的精神训练的人。 参与者通过正念学校和能量训练中心招募,这些学校和中心旨在训练被归类为超自然现象的技能,例如解读光环和回归前世。 在研究 2 和研究 3 中,参与者是通过一本受欢迎的心理学杂志招募的,该杂志拥有广泛的对心理和精神发展感兴趣的读者。 对比对象是没有接受过任何精神训练的人。

总的来说,研究人员发现,在没有训练组中,精神优越感与自尊的相关性低于那些参加任何精神训练组的人。 他们的精神优越感衡量标准与“精神性自尊条件”有关,即人们从他们的精神实践中获得更高自尊的程度(例如,“当我注意到我在精神上发展自己时,我感觉更好”)。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说明了灵性的自我提升功能与其他 自尊条件领域 相似。

有趣的是,他们的精神优越感量表与社群自恋的相关性比自尊更强,这为“精神自恋”的概念提供了证据。 事实上,区分 健康的自尊和自恋 很重要。 问题不在于自尊,而在于 追求自尊。 健康的自尊——包括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积极评价——是通过参与真实的掌控感和积极的关系自然而有机地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将自尊作为目标来追求。 精神实践带来的健康自尊的提高可能是一件好事,不一定表明精神自恋,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能够将他们的精神优越感衡量标准与一种特定的自恋形式联系起来——社群自恋——是件好事。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了不同形式的精神实践之间的差异。 那些来自能量训练中心的人的精神优越感得分始终高于正念训练者。 事实上,那些接受能量训练的人更可能声称自己拥有正念的特殊知识,甚至比那些实际处于正念状态的人更甚! 能量治疗师也特别容易在“超自然过度自信”方面得分很高,在诸如“当我随机翻开一本书,书页页码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时,这不是巧合”、“我可以从远处向他人发送正能量”以及“我可以用我的思想影响周围的世界”等项目上得分很高。

虽然他们的研究是相关的,但这些因素之间很可能存在双向关系。 精神实践很可能被用作增强自恋自我的工具,增强一个人感觉自己很特殊并有权享有特殊特权的感觉。 但也很可能一些精神训练项目会吸引那些具有强烈个人发展目标的人,而这些目标与西方自恋文化有关。 正如研究人员所指出的,探索自己的个人想法和感受并成为“开悟的存有”的想法可能对具有高度外显和内隐自恋的人特别有吸引力。

研究人员总结道:

“我们的结果表明,自我提升的动机是强大且根深蒂固的,以至于它可以劫持旨在超越 ego(自我)的方法,转而将它们用于自身服务……通往精神启蒙的道路可能会产生与社会心理学中非常熟悉的完全相同的世俗扭曲,例如自我提升、虚幻的优越感、思想封闭和享乐主义(执着于积极的体验),而这一切都披着所谓的‘更高’价值的外衣。”

健康的超越

有没有办法绕过 精神自恋的诱惑? 大师们鼓吹平息 ego(自我)的重要性(通常开着他们的劳斯莱斯),这当然很好,但在实践中,我们真的可以克服普遍的自我中心性原则并超越精神自恋吗?

我认为我们可以,但我相信第一步只是意识到这样做非常困难。 我认为,健康超越的一个严重障碍是精神实践如何“销售”给大众。 瑜伽和正念在美国是大型产业。 正念冥想的声称益处已经催生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参见 此处此处此处)。 瑜伽是西方社会 最流行的 身心实践。 许多这些项目都提供了一长串承诺,包括减轻压力和焦虑,以及更大的自信、创造力、专注力、成就、成功、饮食习惯、睡眠甚至幸福感。

但关键是:健康的超越并非源于试图分散自己对现实不满意的注意力。 健康的超越包括面对真实的现实,正面面对,以平静和慈爱之心。 正如我在 《超越》中提出的那样,健康的超越“不是要把我们自己或任何人的任何部分抛在身后,也不是要独自超越整个人类。 健康的超越不是要置身于整体之外,也不是要感觉优于整体,而是要成为人类整体和谐的一部分……健康的超越包括利用你的一切来服务于实现最好的自己,这样你就可以帮助提高整个人类的标准。”

这包括尽可能清晰地看待现实。 正如 《关掉电源:在虚拟世界中保持理智的正念之道》作者南希·科利尔指出的那样,正念的重点“是能够看到我们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所有权、判断或行动。 同时,也要失去我们对我们头脑产物的巨大信念和崇敬……危险的习惯是这样的:正念的见证者本身正在成为 ego(自我)的另一种形式,一种新的身份,一个新的我们可以自豪地佩戴的身份。”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真的很喜欢在 Instagram 上看到所有各种各样和错综复杂的瑜伽姿势。 但从我对瑜伽文献的阅读来看,瑜伽的理论意图似乎主要不是为了让身材 привлекательный 的人自豪地展示他们将自己扭成麻花的能力。 相反,当我们没有将身心精神实践用作满足任何基本需求的工具时——例如我们对安全、归属感和自尊的需求时,似乎就会产生身心精神实践的大部分 以成长为导向的益处。 相反,当我们反复尝试培养成为我们头脑和行为的见证者的能力时,以便我们可以抓住我们狡猾的 ego(自我)以一种不利于我们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方式劫持系统时,这些实践似乎会导致更大的成熟度、智慧、同情心、接纳和对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尊重。

这让我想:也许现在是所有这些瑜伽和正念中心冷静下来,停止宣称所有外在的声称益处(“更健康!”“性生活更美好!”“惊人的专注力!”“工作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了,而应该只关注这种精神实践的益处,即让我们意识到,对 ego(自我)的这些担忧只是 ego(自我)在发挥作用。 这种意识本身就足以带来启迪一生的益处。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 是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探索人类潜能的深度。 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其他地方教授关于智力、创造力和福祉的课程。 他主持《心理学》播客,并且是九本书的作者和/或编辑,包括《超越:自我实现的新科学》、《天生创造:解开创造性思维之谜》(与卡罗琳·格雷瓜尔合著)和《天赋不足:重新定义智力》。 在 http://ScottBarryKaufman.com 了解更多信息。 2015 年,他被《商业内幕》评为“50 位正在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开创性科学家”之一。 他为《大众科学》撰写了极受欢迎的“美丽心灵”博客近十年。 在 X 上关注他。

更多作者:斯科特·巴里·考夫曼
SA Mind Vol 32 Issue 2本文最初以 “精神自恋的科学” 为标题发表于 SA Mind 第 32 卷第 2 期 (), p. 17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21-17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