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识别人脸的科学

离散的大脑区域形成专门的网络来识别面孔

当我们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时,毫不费力地就能在人群中认出朋友的面孔。但这种看似容易的本领掩盖了其认知的复杂性——所有的面孔都有眼睛、鼻子和嘴巴,且位置相对相同,并且可以带有各种情绪表达。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我们识别人脸能力的基础:是人类大脑进化出了专门的面孔处理机制,与其他处理物体的区域不同,还是他们使用广泛的、多用途的网络处理所有物体,仅仅发展出对面孔的专业知识。两项实验现在通过揭示一个确实专门用于面孔的独特网络,澄清了这场经年累月的争论。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脑成像研究表明,颞叶(人类大脑中负责物体识别的部分)的离散区域在人们观察面孔时比观察任何其他事物时更活跃。然而,尚不清楚这些区域是否真的包含专门由面孔触发的细胞,还是它们更广泛地做出反应——例如,被与人相关的任何物体或需要关注细节的事物激活。

几年前,Doris Tsao 和她当时在哈佛医学院的同事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在猴子身上找到了专门的“面孔补丁”,并发现这些补丁中充满了仅对面孔做出反应的神经元。“我们证明了它们是高度专业化的区域,”Tsao 说,她现在在德国不莱梅大学工作。“但我们仍然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是每个补丁都是独立的,还是它们都参与一个统一的回路。”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因此,Tsao 勇往直前,使用脑成像和单细胞刺激这两种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组合。她和她的研究生 Sebastian Moeller 使用电极探测特定面孔补丁中的神经元,同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观察大脑的其余部分。今年早些时候,他们报告发现面孔补丁紧密且特异性地相互连接:刺激一个面孔补丁几乎只激活其他面孔补丁,而刺激面孔补丁之外的区域仅激活非面孔区域。

“这真的让我震惊,”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 Margaret Livingstone 说,她监督了 Tsao 早期的工作。“不同面孔补丁之间的连接非常精确,面孔补丁到面孔补丁,这表明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系统,它有自己的解剖结构,完全独立于所有其他物体。”

然后,Tsao 将目光投向额叶,额叶将感觉数据转化为目标导向的行为。“我们不仅仅感知面孔——我们还会对面孔做出反应,”她解释道。“我们确定他们的情绪表达,将他们存储在我们的记忆中,将他们归类为朋友或敌人。”因此,她认为,额叶中可能存在面孔补丁。

使用 fMRI,Tsao 发现了三个离散的面孔补丁。一个补丁位于眶额皮层,该皮层评估情绪和社会行为。进一步的测试表明,情绪化的面孔比中性的面孔更能激发这个补丁,表明它可能在解释情绪表达方面具有特定作用。(相比之下,颞叶中的面孔补丁对情绪化的面孔没有不同的反应。)事实上,额叶损伤会使受害者能够认出人,但无法评估他们的情绪。

Tsao 现在希望确定每个补丁如何对面部处理做出贡献。她推测它们可能形成一个功能等级——例如,一个补丁可能检测面孔,然后其他补丁会加入进来,报告检测到,例如,男性面孔或惊讶的面孔。她强烈怀疑这些后来的补丁可能会与内侧颞叶进行通信,2005 年,加州理工学院的 Christof Koch 在该区域发现了专门对特定个体(例如演员 Halle Berry)做出反应的神经元。Tsao 的发现暗示了逐步处理,从而产生能够编码像特定人这样复杂实体的神经元。

“这些区域都是相连的,”Koch 评论道。“你不仅能看到 Halle Berry,还能看到她是否生气,或者她是否在看着你。这是一个专门用于面孔的回路,它从大脑后部一直延伸到最前面。”Koch 补充说,这种面孔处理的专业化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无论你是婴儿、老人,还是盯着地板的书呆子,都无关紧要。你都是社会生物,而面孔很重要。”

注意:本文最初印刷时的标题为“面孔补丁”。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