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矮星起源之谜

通过给行星和恒星形成理论制造难题,棕矮星或许能够帮助修正它们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什么是行星?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答案却变得越来越令人困惑。一方面,行星和较小天体之间的界限出了名的模糊。就在去年,天文学家在最外层的太阳系中发现了一个比冥王星还大的天体,重新点燃了关于冥王星是否真的有资格成为行星,以及如果它有资格,为什么大型小行星不行的旧争论。甚至报纸和博物馆也加入了这场争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行星尺度的上限的混乱:行星和恒星之间界限的模糊。

过去的区分很简单:恒星靠自身的光芒发光,而行星仅仅反射其所环绕的恒星的光芒。用更严谨的物理学语言来说,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可以在其内部持续进行稳定的氢聚变,使其自身发光。它们由星际气体云坍缩形成。另一方面,行星太小太冷,无法启动聚变。人们认为它们是从新生恒星周围漂浮的碎片中凝结而成的;简而言之,它们是恒星形成过程的剩余碎片……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