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食者的内心

来认识一下鲨鱼、灰熊、响尾蛇——所有这些都被深深误解的生物

食肉动物无需介绍:可怕、冷酷、残忍。但是,以其对大象的心理学研究而闻名的 G. A. 布拉德肖 恳请读者重新考虑。在《食肉动物的内心》一书中,她认为掠食者并非如此。她以虎鲸为例,研究道德的进化;为了探索情商,她的主要例子是鳄鱼。通过“跨物种心理学”,布拉德肖要求我们思考,我们所害怕的动物在许多方面比我们想象的更像我们。她回答了《心灵 Matters》编辑 加雷思·库克 的提问。

是什么首先引导你探索食肉动物的内心?
食肉动物是我上一本书《边缘的大象》的主题,食草动物大象的天然对立面。当然,白鲨和大象之间存在差异,但相似之处更大。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神经科学的发现——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现在看来,包括蜜蜂和章鱼等无脊椎动物)都共享控制思维和感觉的共同大脑结构和过程。用于探索人类思想的科学模型适用于其他动物。这种跨物种心理学使我们能够看到,甚至体验到食肉动物的世界,就像它们可能看到的那样——从内而外。

白鲨、郊狼和狼不仅具有与人类相当的心理和情感能力,它们也同样容易受到心理创伤。这是我在诊断野生大象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时发现的。当大象失去家园和家庭,遭受大规模杀戮,并在动物园被捕获和监禁时,它们会在精神和文化上崩溃,并表现出人类囚犯和种族灭绝受害者的症状。由于狩猎和迫害,美洲狮正在表现出复杂的 PTSD 症状。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G. A. 布拉德肖。 图片来源:特贾·布鲁克斯·普里巴茨

食肉动物面临着额外的偏见——它们被严重误解了。它们被认为是无意识的、无情的杀戮机器。它们确实会吃其他动物(尽管植物占灰熊饮食的大部分),但它们只在基本需要时才节俭地杀戮。它们拥有复杂的文化,并受到严格的、亲社会的道德准则的指导。与现代人类相比,食肉动物惊人地克制。它们不会像我们对它们那样对我们。人类每年杀死数百万的鲨鱼、蛇、美洲狮、郊狼、狼、熊、臭鼬、浣熊、鳄鱼和其他食肉动物。相比之下,例如,全球鲨鱼袭击档案显示,从公元前 725 年到 2015 年(将近 3000 年),鲨鱼造成的人类死亡总数只有 1,121 人。

当你说灰熊或其他食肉动物有“文化”时,是什么意思?
直到最近,文化才被定义为仅限于人类习俗。由于非人类没有创作出《蒙娜丽莎》、巴黎圣母院和其他文化符号,因此它们被认为缺乏文化。渐渐地,生物学家发现其他动物确实有文化。例如,鲸鱼、大象和海豚会将习俗传给幼崽。在白鲨那一章中,我讲述了如何观察到一只母虎鲸教她的女儿如何制服并杀死一条白鲨,方法是将鲨鱼翻到背部,使其进入强直性静止状态(一种类似昏迷的状态),从而使虎鲸能够战胜猎物。这些发现使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更广泛的思考。

同样,人们认为灰熊和美洲狮除了交配和后代之外,没有任何社会性。(你可以把文化看作是代代相传的社会性。)然而,事实证明,熊、响尾蛇和美洲狮之间有很多互动,并且彼此建立了有意义的友谊。灰熊拥有复杂的路径和标记的交流系统,它们利用这些系统保持联系,并让彼此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食肉动物是好战的独行者的假设一直是给这些物种带来坏名声的神话的一部分。生物学家认为美洲狮最有可能互相战斗和杀死对方。但是,追踪摄像机显示,多只成年美洲狮(包括雄性和雌性)与幼崽一起分享猎物。人们还认为,杀婴行为很常见——雄性美洲狮杀死婴儿,以便雌性进入发情期,然后怀上他的孩子,从而确保他的基因在进化库中得到体现。但是,杀婴行为在食肉动物中并不常见。仔细检查数据时,黑猩猩、熊和美洲狮的杀婴行为非常罕见。此外,当确实发生杀婴行为时,它与人类干扰造成的创伤密切相关。

你的书以大白鲨开始。关于这些鲨鱼,有什么会让读者感到惊讶的?
它们惊人的情绪敏感性,因为这一发现与它们流行的形象如此相反。《大白鲨》电影中可能没有比巨大的鲨鱼更可怕的角色了。但鲨鱼的坏名声来自误解。白鲨的外观给人一种经典的危险精神病患者的形象:空白、冷淡的凝视。这种令人不安的表情来自它们无哺乳动物的无眼睑的眼睛。白鲨和灰鲭鲨等层状软骨鲨会翻转眼球,而不是像我们一样闭上眼睑。

但是,神经科学再次告诉我们,鲨鱼的大脑与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太大不同——物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同一主题的变体。因此,当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坚持认为,一条名为“深蓝”的怀孕的 50 岁白鲨的脸上显示出母性的光辉时,这与神经科学的预测完全一致。白鲨和我们一样能感受到爱和情感。

在你的书中,你有一点是在要求读者对响尾蛇产生共鸣。你能分享一下你在那里做的一些事情吗?
我阐述了科学告诉我们的一切:响尾蛇在情感和认知能力方面与我们相同,然后通过这个视角来看待响尾蛇的自然历史。当你透过响尾蛇的眼睛观察时,你会发现各种美好的事物。例如,响尾蛇是社会性的:它们彼此之间形成了深厚的联系,并互相照顾对方的幼崽。爬行动物表现出卓越的情商。

这种神经心理学视角消除了人类堆积在食肉动物身上的层层偏见,掩盖了它们真正的身份。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来推断蛇的情况,戈登·伯格哈特称之为“批判性拟人化”。这给了我们一个与可能看起来不同但实际上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点的人建立联系的机会。我们开始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动物。

响尾蛇在被捕获参加一年一度的“响尾蛇围捕”时感到恐惧和痛苦,它们在那里被折磨、吃掉并最终被杀死,这一切都是为了娱乐人类。它们的嘎嘎声不是一种威胁——它是一种恐惧的交流。正如响尾蛇研究员梅丽莎·阿马雷洛指出的那样,如果它们想抓住你,它们为什么要让你知道它们的存在呢?蛇摇动嘎嘎声是为了让你知道它们在哪里,这样你这个比它们大五十倍、重五十倍的人就不会踩到它们。

我们可以从食肉动物的同情心和道德中学习很多。当偏见被抛到一边时,我们发现食肉动物自然地受到亲社会伦理的指导。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的关系是基于尊重和关怀的。如果我们人类遵循鲨鱼、熊、狼、郊狼、响尾蛇、鹰、鳄鱼或抹香鲸的伦理,世界上大部分问题都会简单地消失。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Gareth Cook is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who edits 大众科学's Mind Matters online news column.

More by Gareth Cook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