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的负担:真相测试

给嫌疑人额外的任务有助于区分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我们可能认为我们知道说谎的迹象,无论是眼神闪烁还是紧张不安。专业的审讯员也会寻找这些迹象,假设嫌疑人的紧张情绪暴露了他的罪行。但审讯甚至会让无辜者感到不安,因此仅凭紧张情绪无法区分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

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更好的谎言检测方法,他们发现了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增加嫌疑人的“认知负荷”。他们的理论认为,由于多种原因,说谎比说真话更费脑力。因此,在说谎或说真话时执行额外的任务应该对说谎者产生更大的影响。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由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心理学家阿尔德特·弗赖伊领导的欺骗研究人员要求一组人有说服力地说谎,另一组人讲述关于一场预先安排的盗窃事件的真相,而只有说真话的人经历过这场盗窃事件。第二组人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有一个关键的转折: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时都必须保持眼神交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创作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后来,当研究人员观看嫌疑人叙述的录像带时,他们统计了认知负荷的语言迹象(例如嫌疑人故事中较少的空间细节)和非语言迹象(例如较少的眨眼)。眨眼特别有趣,因为快速眨眼表明紧张,而眨眼较少是认知负荷的迹象,弗赖伊解释说——而且与警察被教导的不同,说谎者往往眨眼较少。虽然效果很微妙,但保持眼神交流的指示确实放大了说真话的人和说谎者之间的差异。

那么,这些差异真的能让其他人更容易区分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吗?确实如此——但尽管观看视频的学生在眼神交流条件下更容易发现说谎者,但他们的准确率仍然很低。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之间的任何群体差异都被个体参与者之间的差异所掩盖。(例如,有些人无论是否说谎,眨眼都比其他人少得多——有些人只是更能够承受更高的认知负荷。)

所有这些都使得将研究结果付诸实践变得困难——尤其是在实地,最有可能说谎的人是那些擅长说谎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像匹诺曹那样的线索可以区分说谎者和说真话的人,”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合著者罗纳德·费舍尔说。放大细微的差异可能是次好的方法。[有关谎言检测的更多信息,请参阅Matthias Gamer撰写的“谎言肖像”;《大众科学·思想》,2009年2月/3月。]

注意:本文最初以标题“谎言的负担”印刷。

Marina Krakovsky 撰写并讲述社会科学的实用智慧。她最近的书是《中间人经济:经纪人、代理人、经销商和日常媒人如何创造价值和利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15年)。

更多作者:Marina Krakovsky
SA Mind 第 20 卷第 4 期本文最初以标题“谎言的负担:真相测试”发表于SA Mind 第 20 卷第 4 期(),第 10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709-10a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