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蜥蜴。这就是“恐龙”这个词的意思。然而恐龙并非真正的蜥蜴,也并非一定可怕。它们的本质是无穷的魅力,并且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
古生物学家已经推翻了一个又一个误解:事实证明,恐龙不一定行动迟缓且是冷血动物。早在鸟类起源之前,许多恐龙就长有羽毛状的皮肤。而且并非所有恐龙都体型巨大:有些恐龙不到一英尺长。当然,另一些恐龙则长到 100 多英尺长,正如 John R. Horner、Kevin Padian 和 Armand de Ricqlès 在《恐龙如何长得如此巨大又如此渺小》中解释的那样,恐龙骨骼中的生长线为了解这些动物达到完全尺寸的速度提供了线索。即使在最早发现恐龙的美国西部,也存在惊喜。例如,我们现在知道,远古巨兽的不同社群曾经共享相对较小的陆地;Scott D. Sampson 在《失落大陆的恐龙》中描述了它们的生活。
关于恐龙,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它们的外观和声音的细节,它们究竟吃什么,以及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例如,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霸王龙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咬合,然后用牙齿深深地刮过血肉和骨骼,但古生物学家仍然不确定霸王龙主要是掠食者还是食腐动物,正如 Gregory M. Erickson 在《为霸王龙注入生命》中指出的那样。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称呼某人为恐龙本应是一种侮辱,但这是误导。这些神奇的生物统治地球数千万年。科学家现在意识到,即使是长颈、小脑的蜥脚类动物(曾经被视为笨拙的落后者)也繁荣了近 1.5 亿年;请转到 Kristina A. Curry Rogers 和 Michael D. D'Emic 的《泰坦的胜利》,了解它们成功的秘诀。相比之下,现代人类出现才几百万年。虽然大多数恐龙在大约 6600 万年前的大规模灭绝中灭绝了,但从技术上讲,它们仍然存在:正如 Gareth Dyke 在《有翼的胜利》中写道,鸟类不仅从恐龙进化而来,而且还与恐龙共存了一段时间。一些鸟类设法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
就像我们之前的恐龙一样,人类现在是地球上占主导地位的物种,但我们同样可能面临灭绝——即使不是来自小行星撞击,也可能是来自急剧的气候变化或核战争。恐龙化石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生存脆弱性和适应能力的诱人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