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即黑”效应

研究发现,肤色较深与邪恶的感知有关

1994年,《时代》杂志刊登了一张备受争议的O.J.辛普森嫌犯照封面照片,一些读者认为这张照片被故意修改,使辛普森的肤色看起来比正常情况更深。《时代》杂志因操纵辛普森的外貌,使其看起来更具威胁性,从而更有可能犯下被指控的罪行,而受到批评,封面标题为“美国悲剧”。人们对这张照片感到非常愤怒,以至于当时的杂志执行编辑詹姆斯·盖恩发表了公开道歉。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们确实倾向于认为肤色较深的人更有可能犯下不道德的行为,而与此人的种族无关。纽约大学的亚当·奥尔特教授和他的三位同事将这种倾向称为“坏即黑”效应,他们进行了六项研究,显示肤色与人们对某人是否犯下罪行的看法之间存在联系。

在最初的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了媒体在报道名人政客的过犯时,是否倾向于使用较暗的照片。在一项研究中,他们创建了一个关于一组非常受欢迎的白人和黑人名人(包括男性和女性)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的在线新闻文章数据库。训练有素的研究助理对文章样本进行编码,以确定每篇文章的书面内容主要是负面的、中性的还是正面的。此外,研究助理还根据从深到浅的等级对每篇文章附带照片的肤色进行了编码。由于照片在许多其他重要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助理们还对照片的技术执行情况进行了编码,例如,图像显得模糊还是清晰。此外,他们还对照片中名人外表的总体质量进行了编码,例如,他们看起来多么衣冠楚楚、整洁利落。在统计控制图像质量评级后,研究人员发现文章的书面内容与随附照片的肤色之间存在关系:包含负面内容的文章更可能与颜色较深的照片一起出现。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一组关于政客的新闻文章进行了重复实验。在汇编了1997年至2014年期间的黑人和白人国会议员和内阁成员名单后,研究助理同样对文章的书面内容以及随附的照片进行了编码。再一次,在控制了照片的质量和外观评级后,负面文章更可能与颜色较深的图像一起刊登。无论政客的种族或性别如何,情况都是如此。为什么媒体在撰写负面行为时倾向于选择较暗的照片?答案可能在于一种普遍存在的信念,即黑暗和邪恶往往联系在一起。

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几项实验证明了黑暗和邪恶之间的这种心理联系,在这些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头像之间进行选择,以识别犯罪者。在线参与者首先查看了两张不同的粗糙视频监控图像,以及一个简短的句子,描述了每个图像中的人在图像拍摄之前或之后正在做什么。对于一张图像,他们被告知该男子做了一件善良的行为,例如冒着生命危险救人,或为儿童建立慈善机构。对于另一张图像,他们被告知该男子犯下了一件不道德的行为,例如谋杀或虐待。在查看每个图像和描述后,参与者看到了两个不同男人的头像。一个头像是人为地变暗的,另一个是人为地变亮的。参与者在从1(绝对是A先生)到6(绝对是B先生)的量表上,指出哪个头像是每个监控图像中出现的人。

除了在头像之间进行选择外,参与者还被要求指出每个监控图像中人物的“灵魂颜色”。(“灵魂颜色”可以作为参与者将视觉颜色与邪恶联系起来的隐喻性表示,与肤色或种族无关。)使用从黑色到白色的光谱,参与者点击了似乎代表犯下道德行为的人的灵魂颜色以及犯下不道德行为的人的灵魂颜色的色调。最后,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单独的调查测量了参与者的种族态度。参与者被问及他们对白人美国人以及对各种肤色较深的少数族裔(如非裔美国人和穆斯林美国人)的友好程度。

研究人员发现,对肤色较深的少数族裔(如非裔美国人)持有更负面态度的参与者,在被问及谁犯下了不道德行为时,更可能选择较暗的照片。这个发现本身也许并不令人惊讶。当研究人员根据人们认为男人的灵魂是什么“颜色”来分析人们的头像选择时,出现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模式。即使在统计控制参与者的种族态度后,研究人员发现,认为犯下不道德行为的人拥有较深灵魂颜色的人,也更可能认为他拥有较深的肤色。换句话说,无论种族如何,在那些看到黑暗与邪恶之间存在联系的人的心目中,深色皮肤与邪恶联系在一起。

尽管心理学家长期以来都知道人们深色皮肤与负面人格特质联系起来,但这项研究表明,反过来也是如此:当我们听到邪恶行为时,我们更可能相信它是肤色较深的人所为。这种“坏即黑”效应可能根植于我们人类根深蒂固的将黑暗与邪恶联系起来的倾向。纵观时间和文化,我们倾向于将反派描绘成更可能在夜间活动并穿着黑色服装。同样,我们的英雄通常与白天和浅色联系在一起。颜色和道德之间的这些心理联系可能会对肤色较深的人产生负面偏见。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它对我们的司法系统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犯罪的目击者可能更可能错误地识别肤色较深的嫌疑人。

总的来说,“坏即黑”效应只是强调了寻找方法来对抗我们固有的偏见可能影响对有罪和无罪的认知的各种方式的重要性。理解这些偏见的程度,以及可能导致这些偏见的原因,是重要的第一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