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在养育孩子方面,所有父母都在努力寻找鼓励和纪律之间的适当平衡。 去年冬天,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在她《虎妈战歌》一书中声称,成功的育儿方式需要控制孩子生活的大部分方面,从禁止玩伴聚会和过夜,到因为孩子成绩低于 A 而对他们尖叫,这引起了轩然大波。 研究对这种育儿方式有何看法?
“没有证据表明侵入性行为在我们之前去过的任何文化中是合适的,包括中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的心理学家 Brian K. Barber 说。 为了更多地了解心理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Barber 和他的同事采访了来自五种不同文化的 120 名青少年,包括哥斯达黎加、泰国和南非,然后又调查了 2,100 名青少年。 他们最近提交给《青少年期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蔡美儿书中描述的一些行为,例如侮辱孩子(她曾称女儿为“垃圾”)、否定他们的感受和侵犯他们的隐私,与孩子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有关,这一发现与过去的研究相符。
Barber 区分了“专制型”家庭(即过度强制的家庭)和“权威型”家庭,后者在严格的同时也伴随着温暖和对自主性的鼓励。 在一项针对 20,000 多名美国高中生的先前研究中,天普大学的 Laurence Steinberg 和他的同事发现,在权威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常心理健康,而在专制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则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这两种家庭的孩子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这表明虎妈式教育对于取得卓越成就来说并非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