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区分雄性恐龙和雌性恐龙化石的方法——至少对于一些小型带羽毛的物种而言。科学家在3月31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报告说,性别之间的关键差异在于尾巴根部附近的骨骼。
该团队检查了一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蒙古出土,并于2001年首次描述的化石。由于这种火鸡大小的窃蛋龙(“偷蛋蜥蜴”)是在一块7500万年前的岩层中彼此仅几厘米的地方被发现的,因此一些科学家给这对恐龙起了个昵称“罗密欧与朱丽叶”。
阿尔伯塔大学(位于加拿大埃德蒙顿)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斯科特·珀森斯说,由于这些生物的椎骨关节已经融合,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恐龙已经停止生长——这意味着它们是成年恐龙。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当今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发现和想法的故事。
但确定这对恐龙是否确实是一雄一雌是很棘手的,因为与大多数化石一样,没有软组织遗骸的痕迹:只保存了骨骼。一个化石是完整的骨骼,而另一个化石则缺少尾巴的中间和末端部分。但这足以揭示出V字形骨(也称为人字骨)的长度和形状的明显差异,V字形骨从尾巴根部附近的椎骨向下突出,为肌肉和肌腱提供附着点。
性感展示
其中一个化石中的一些V字形骨比另一个标本中的更长,并且具有更宽的尖端。珀森斯说,这些差异似乎不是由损伤或疾病引起的。它们似乎也不是化石化过程中骨骼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变异是性别差异的标志。雌性恐龙的骨骼可能较短,以方便产卵过程。在雄性恐龙中,一组更长、尖端更宽的V字形骨可能为它们据推测拥有的阴茎回缩肌提供了更好的锚定。
但最诱人的解释可能是,雄性恐龙需要更大的V字形骨来锚定控制其灵活的羽毛状尾巴的肌肉。研究人员怀疑,雄性窃蛋龙会像现代孔雀的行为一样,摇动它们羽毛状的尾巴,进行复杂的展示以吸引潜在的配偶。
成双成对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托马斯·霍尔茨说,这个理论很有趣,但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由于该研究的作者只比较了两个窃蛋龙标本,他们无法排除V字形骨形状的差异仅仅是光谱上的变化,而不是性别二态性的迹象的可能性。
霍尔茨说,对其他窃蛋龙化石的分析应该揭示V字形骨是否会聚集成两个形状组——支持性别分裂的观点——或者以一系列形式出现。
对这些发现的证实可能使研究人员能够使用V字形骨比较来确定其他可能使用羽毛进行展示的小型恐龙的性别。但霍尔茨说,这种方法不会广泛适用于多吨重的恐龙,如霸王龙和三角龙。
如果得到证实,这种方法将与其他一种确定恐龙是雄性还是雌性的技术相结合。2005年,研究人员注意到,一些霸王龙化石含有类似于现代雌性鸟类髓质骨的骨组织,髓质骨为现代雌性鸟类提供短期钙储备以产生蛋壳。这种方法适用于其他大型恐龙,但并非万无一失,因为髓质骨仅在性成熟且准备产卵的雌性标本中发现。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5年4月10日首次发表。